(四)类概念辨析
2025年09月26日
(四)类概念辨析
1.戏曲文化的民间性质,决定了它的许多概念具有“模糊”倾向。在民间,“声腔”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一词多义,比如西皮、二黄,实际上是两个声腔,但我们又往往听到“皮黄腔”的统称,也就是说,“声腔”有窄义的,如西皮腔、二黄腔;也有广义的,如皮黄腔。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使得我们在遇到“声腔”二字时,首先要弄清楚它是那层意义上的“声腔”,否则就会导致错误的理解。
2.剧种与声腔之间,实际上是交叉关系,在有些剧种像川剧、京剧里,包含有多个声腔,如川剧里包括昆腔、高腔、胡琴戏、弹戏、灯戏等声腔,京剧里包括皮黄腔、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梆子等声腔,这类剧种属多声腔剧种。有的剧种如昆剧,就只用昆腔,属单一声腔剧种,有些声腔在许多剧种里使用,而使用同一声腔的多个剧种便组合在一起,被称为某某声腔系统的剧种。也就是说,剧种与声腔的主从关系不是绝对的,有些情况下,剧种的概念大于声腔(在多声腔的剧种里);在另一些情况下,声腔的概念大于剧种(在多剧种组成的“声腔系统”里)。因此,它们往往形成了一种交叉关系。以京剧为例,它既是皮黄声腔系统里的一个剧种(在这层意义里,声腔概念大于剧种),又包含多个声腔(除皮黄腔外,还包括其他声腔,在这层意义里,剧种的概念高于声腔)。
注 释
[1].引自蒋菁著《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1995,38页。
[2].引自蒋菁著《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版1995,38页。
[3].两表均引自蒋菁著《中国戏曲音乐》,39、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