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述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节 概述
道教是纯粹中国民族的宗教,它发端于远古的巫术,秦汉的方术,黄老道是其前身。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末年,由张陵(公元34~156年)于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在位)时在西蜀鹤鸣山创立的。时至今日已有1800余年。道教在历史上曾发动过农民起义建立过教主政权;曾受到过几朝君王的崇奉;曾出现过众多名垂青史的的高道学问家,其中也包括许多医药学家和艺术家。道教的传播在国内不仅是汉族的主要宗教,而且在22个少数民族中都吸收了道教作为主要或重要的宗教信仰。道教也传至海外,如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诸国,近年传入欧美。道教文化已越来越成为中外学者热衷研究的对象,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道教的宗旨(教义)概括起来有四方面:1、以“道”为最高信仰。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2.重生。讲求今世长生久视之道的修炼,认为修炼可返还本源得道成仙。3.多神崇拜。道教崇奉的神灵有道祖天神、地祗山神、华夏祖神及道教历史上的真人和修炼成仙者。4.修德行善,崇尚忠孝。兼容了儒家伦理道德观。
道教拥有浩繁的经典,其中的《道藏》,共有5400多卷,集中了我国古代原始宗教、先秦道家、历代道教教义、气功养生、古代医药炼丹以及音乐、艺术等重要史料,是道教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在我国科技文化史上也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