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坛庙音乐
郊庙的祀典,是历代宫廷中所必不可少的。《清朝文献通考·郊社》中记载了宫中繁杂的礼仪,对天地、神灵、太吴伏羲氏、黄帝、炎帝、祖先、圆丘、方泽、太庙、东岳庙:山川中有泰山、华山、长白山;海神、黄河之神、松花江之神、永定河之神、黑龙潭神庙;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后土等均有祀典[3],用乐占据了相当的篇幅,而且这些礼仪是经常性的,所以乐工们有着相当的用武之地。太常寺的工作是相当繁忙的。
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版的《礼乐全书》有对专用的《坛庙乐章》的描述。“大乐与天地同和。其功大者其乐备。黄帝尧舜禹汤文武皆功成作乐,以和神人而格上下周礼,所谓以六乐之会正舞位,庾信所谓恭考八音研精六代是也。我朝圣圣相承重熙累洽谟烈之盛媲美皇王用是发于金石被诸管弦。”而且,这些乐章都是经过钦定的。以下为钦定各郊坛庙乐章目录:
圆丘坛 圆丘行常 礼 方泽坛 太庙(合)坛 太庙四孟 社稷坛(春) 社稷坛(秋) 朝日坛 夕月坛 先农坛 天神坛 地祗坛 太岁坛 帝王庙(春) 帝王庙(秋) 文庙(春) 文庙(秋) 关帝庙(春秋 咸丰四年二月二一日升入中祀) 府学文庙(春秋) 社稷坛报祀祈雨 祈报晴 太岁坛报祀祈雨 泰山岱庙 嵩山中岳庙 嘉庆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奉[4]。
历代皇族均要实施如此繁琐的礼仪,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浩繁的古文献中得以明证,只是由于音乐的特殊性以及历史的原因,20世纪以前所有的这些宫廷坛庙音乐的实际音响,已经很难再现了。
注 释
[1].参见吴晓邦:《关于整理和研究曲阜孔庙乐舞的情况》,载《曲阜祭孔乐舞》(内部资料),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研究室编,1957,1-3页;余尚清:《曲阜孔庙雅乐》载《曲阜祭孔乐舞》(内部资料),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研究室编,1957,4-7页。
[2].乐谱见《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4,北京,1847-1851页。
[3].《清朝续文献通考·效社》,商务印书馆1936,5651-5770页。
[4].《礼乐全书·坛庙乐章》,顺治十三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