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式分类

(一)结构体式分类

戏曲音乐的结构体式基本上分两种,其一是板腔体,又称板式变化体;另一种为曲牌体,又称曲牌联缀体。

1.板腔体(板式变化体)

板腔体的音乐“是以一个曲调为基础,通过节拍节奏的整散,速度、力度的强弱快慢,音符字位的疏密繁简等变化,派生出一系列不同板式的唱腔,如原板、慢板、散板、摇板等,并通过音区音域的不同运用,调式、结构及润腔和发声方法的变化等,又可派生出反调及不同行当的不同腔调,用以上不同戏剧功能的板别及腔调来组成各种唱段,这种唱腔结构统称为板腔体[1]。”板腔体戏曲的唱词多半采用齐言句,以七言、十言为主,一般上下对偶,字数对称整齐。

2.曲牌体(曲牌联缀体)

曲牌体的音乐,“由一至多个具有特点的独立曲调构成”,这些独立的曲调被称为“曲牌”,曲牌体戏曲就是“由一、二支曲牌循环往复,或由若干支曲牌组合成套来表现戏剧情节、塑造成人物的[2]。”

曲牌体戏曲的唱词,多采用杂言句——长短句式或自由体式为主。

我国较古老的腔系如昆腔、高腔,还有一些源自地方歌舞的部分采茶戏、花鼓戏、秧歌戏等,使用曲牌体结构。

新四大声腔中较年轻的两大腔如梆子腔、皮黄腔以及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地方戏曲如越剧、评剧等皆属板腔体结构。

现将两种唱腔结构体式特征列表如下[3]

板腔体式

(1)不同唱腔前标以不同的行当、声腔、板式名称,如老生〔二黄原板〕、旦腔〔西皮二六〕等。

(2)韵文词体多七、十字(间有五字)整齐对偶句。

(3)以一对上、下句唱词组成的段式为表意的基本单位(也有以数对唱句组段者)。

(4)每个段式的板腔音乐都有自己的曲式句式、调式调性及本板腔的基本情趣,如京剧老生原板为商调式,特征为深沉稳健长于叙事,〔二黄摇板〕亦为商调式,宜于表现慷慨激烈或内紧外松的戏剧性情感等等。

(5)全剧(或全出)唱腔按行当、声腔、板式的变化、联接组合来塑造人物表现剧情,其结构层次为:

figure_0247_0165

(6)腔词的逗、句、段、套结构关系基本统一和同步,即唱腔按唱词结构的由小到大,按乐音、乐型、乐逗、腔节、腔句、段式、套式等单位依次层递组成。

(7)唱腔的段、句、节、逗间常有管弦乐奏过门或垫头予以相隔,因而顿歇清晰、句逗分明。

(8)在剧种音乐形成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戏剧表现力,主要采用筛选曲调,保留其最具典型特征,可塑性最大的曲调,予以衍变派生出各种板式、行当等方法来完成。因此在基本曲调显得不够丰富时,常采用各种加“腔儿”手法来增强其表现能力。

曲牌体式

(1)不同唱腔前标以不同的曲牌名称,如〔步步娇〕、〔懒画眉〕等。

(2)韵文词体多杂言,故称长短句。

(3)以一支曲牌为表意的基本单位。

(4)每首曲牌音乐都有自己的曲式、调式调性及本曲牌的基本情趣,如〔朝元歌〕为商调式,宜表现柔和缠绵之情,〔小桃红〕也为商调式,却宜于表现哀痛悲伤之情等等。

(5)全剧(或全出)唱腔是选择不同的曲牌,按一定的章法组合成套来塑造人物,表现剧情,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类:

figure_0248_0166

(6)唱词数量的多少与音乐结构的关系复杂多样,一字句的唱词其腔句可能十分长大,而多字句的唱词其腔句可能十分短小。腔词乐音到段式、到曲牌的曲式,其层次不一定依次递增,腔词结构不一定统一或同步。

(7)曲牌的句、逗之间常无乐器奏过门或垫头,唱腔一气呵成,因而不时句逗不易分清。

(8)在剧种音乐形成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戏剧表现力,主要采用增加曲调数量的方法来完成,因而发展得较高的曲牌体唱腔音乐有曲调丰富多样,但牌名庞杂繁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