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则复合,合则复离”的混沌之美

(三)“离则复合,合则复离”的混沌之美
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
——吕氏春秋·仲夏季

正如前文所述,白云观科仪音乐好似一座阡陌纵横的迷宫,随处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纷繁复杂,盘根错节。通过前面的形态学的比较分析,几条隐伏的脉络已显现出来,所谓的迷宫正是由以变体为经、以换头-合尾为纬的两条主线交织而成,构成了白云观道乐主要的艺术特色。

无论任何民族的音乐,无不由对比而统一的诸因素构成。但不同的民族在对待对比和统一这两者的关系上所持的态度是不同的。西方古典音乐是在对比中求统一的,而东方音乐是在统一中求对比的。东方音乐里的中国传统音乐如此,中国传统音乐里的白云观道乐尤为如此。变体和合尾原则在中国传统音乐里虽然运用得十分广泛,但像白云观道乐这样覆盖一切、贯通整体的做法却相当罕见。由变体和合尾纵横交织所构成的音乐体系,是一种“离则复合,合则复离”,周而复始,万变不离其宗的特殊音乐体系。它本于太一,由阴阳变化而不断衍生、发展,其结果却仍然具有“恍兮惚兮”的混沌本色和朴素的自然之美。它给人留下的印象正如当代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评价欧洲音乐大师巴赫的作品时所说的:“美,令人倾倒,却又无法捕捉,无法记忆,同时对于我们,下半时(按:足球比赛用语)的孩子,又具有美妙绝伦的古风。”也正是老子所说的:“五音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9]。”“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10]。”所谓初听时的“平淡无奇”,原来却蕴藏着涵盖万物的玄机。

注 释

[1].刘国梁著:《道教精粹》,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第一版,324页。

[2].(唐)张籍:《送吴炼师归王屋诗》。引自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4,第一版,549页。

[3].《乐府题解》。引自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编:《道教大辞典》,549页。

[4].(唐)张仲素:《上元日听太清宫步虚》。

[5].(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引自吴枫主编:《中华道学通典》,南海出版社,1994,第一版,728页。

[6].高亨著:《老子注释》,河南出版社,1980,第一版,47页。

[7].高亨著:《老子注释》,河南出版社,1980,第一版,63页。

[8].高亨著:《老子注释》,河南出版社,1980,第一版,56页。

[9].高亨著:《老子注释》,河南出版社,1980,第一版,139页。

[10].同上书,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