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的主要派系
2025年09月26日
(三)南传佛教的主要派系
流传于我国云南边陲德宏州到西双版纳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佛教,属巴利语系,即印度南传的上座部佛教,故称南传佛教。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在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信仰该教的民族有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该教信奉的国家还有斯里兰卡、泰国、老挝、缅甸等。
根据近代勐混总佛寺发现的《佛陀之教史话》记载:祖腊历(小历)前二十三年(公元610年)佛教从缅甸孟族地区传入西双版纳,并建立了第一所瓦巴姐佛寺,从而逐渐取代了当地祭祀祖先的神灶。另,又据西双版纳所属的勐遮、勐海地方志记载,祖腊历元年(公元633年)前后,佛教由缅甸传入西双版纳。当时佛教是口头弘传,没有文字,立有简易的佛堂,供奉着由缅甸请来的小型木雕佛像。
南传佛教的传入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约在公元7~12世纪,佛教由缅甸传入,后因长年战争导致佛教的衰亡;第二个阶段,公元12至20世纪中叶,由早期从缅甸传入的佛教系统让位给由泰国传入的“润派”佛教;第三个阶段,由于云南德宏州所毗邻的缅甸奉佛教为国教,故影响到德宏州及临沦部分地区的缅甸“多列教派”的兴起,20世纪中叶,已有取代泰国所传入的“润派”佛教之势。目前,在我国云南境内,上座部佛教里还存在有“润”、“摆庄”、“多列”、“左抵”四个教派。
注 释
[1].汉传佛教各宗派之介绍,主要参阅弘学主编《佛学概论》第四章“中国佛学源流”,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7,76-108页。
[2].藏传佛教各宗派之介绍,主要参阅王辅仁编著:《西藏佛教史略》第六讲“西藏佛教各教派形成和发展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82,86—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