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抚南越,南边环境的修复
2025年09月26日
二、 安抚南越,南边环境的修复
与紧张的汉匈关系相比,汉初南部边疆形势较为缓和。南方诸夷力量较弱,难以对中原政权形成实质性威胁,因此西汉初期统治者对南北边疆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对于匈奴,采取“无为而治”,以最大容忍度来勉力维持相安无事的局面;对在帝国内部的南疆,则表现出“复古”倾向,避开了秦朝“海内为郡县”的行政区划分体系,转而构建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汉朝的南面边境主要与南越王赵佗有关。据《史记》记载,赵佗祖籍真定,秦朝时任龙川县令,秦亡后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陆贾封赵佗为南越王。吕后专权期间,因禁止铁器南运,南越地与长沙王国接壤,赵佗怀疑是长沙王捣鬼,就自立为南越武帝,为泄恨遂发兵攻打长沙王国。吕后派汉军反击,因中原兵不熟悉南国水土,无功而返。赵佗顺势控制南方万余里土地,力量足够与汉朝抗衡。
文帝即位后,除了向各方表达通好之意,特地写了一封态度谦和、措辞诚恳的书信向赵佗示好,劝赵佗以大局为重,愿双方能重归于好。受文帝诚意感染,赵佗表示将去除帝号重新向汉朝称臣。景帝时期,南越仍继续定期派使者到汉宫朝觐。终文景两代,南越一直是汉朝的藩属,这种稳定的关系使汉初的南方边境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