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汉代原著类
1.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9
2.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北京:中华书局,1999
4. 《前汉纪》,〔汉〕荀悦撰,光绪三余书屋本,光绪丁丑年
5. 《后汉纪校注》,〔晋〕袁宏撰,周天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吴越春秋》,〔汉〕赵晔撰,刘晓东等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
7. 《越绝书》,〔汉〕袁康撰,吴庆峰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
8. 《郑志》,〔汉〕郑玄撰,〔魏〕郑小同编,钱东垣校订,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9. 《天禄阁外史》,〔汉〕黄宪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828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10. 《淮南子注》,〔汉〕刘安撰,高诱注,《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11.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周桂钿等译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12. 《白虎通疏证》,〔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13. 《桓子新论》,〔汉〕桓谭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59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 《新语》,〔汉〕陆贾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 《新书译注》,〔汉〕贾谊撰,于智荣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6. 《盐铁论校注》,〔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17. 《说苑译注》,〔汉〕刘向撰,程翔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8. 《新序校释》,〔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1
19. 《〈扬子法言〉今读》,纪国泰著,成都:巴蜀书社,2010
20. 《诸子集成·论衡》,〔汉〕王充撰,长沙:岳麓书社,1996
21. 《潜夫论笺校正》,〔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 《申鉴》,〔汉〕荀悦撰,吴道传校,上海:世界书局,1935
23. 《中论》,〔汉〕徐干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扬子云集》,〔汉〕扬雄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 《蔡中郎集》,〔汉〕蔡邕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 《孔北海集》,〔汉〕孔融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 《风俗通义校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 《列女传译注》,〔汉〕刘向著,张涛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29. 《世本八种·张澍稡集补注本》,〔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30. 《释名疏证补》,〔汉〕刘熙撰,〔清〕王先谦疏证补,光绪二十一年
31.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2. 《方言》,〔汉〕扬雄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 《韩诗外传集释》,〔汉〕韩婴撰,许维遹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34. 《急就篇》,〔汉〕史游撰,长沙:岳麓书社,1989
35. 《焦氏易林注》,〔汉〕焦延寿撰,尚秉和注,尚秉义点校,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36. 《〈京氏易传〉导读》,〔汉〕京房撰,郭彧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
37. 《独断》,〔汉〕蔡邕撰,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8. 《列仙传》,〔汉〕刘向撰,《道藏精华录》本,守一子编纂,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39. 《〈周易参同契〉三十四家注释集萃》,〔汉〕魏伯阳撰,孟乃昌等辑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40. 《三辅黄图校释》,何清谷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
41. 《历代宅京记》,〔清〕顾炎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
42. 《三才图会》,〔明〕王圻撰,王思仪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3. 《四民月令校注》,石声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44. 《纬书集成》,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45. 《氾胜之书辑释》,万国鼎著,北京:中华书局,1957
二、 魏晋南北朝原著类
1.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宋书》,〔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
6.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
8.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
9.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
10. 《陈书》,〔唐〕姚思亷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
11.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
12.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 《九家旧晋书辑本》,〔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14. 《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3
15. 《西京杂记》,〔晋〕葛洪著,程毅中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 《邺中记》,〔晋〕陆翙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7.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撰,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8. 《嵇康集校注》,〔魏〕嵇康撰,戴明扬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9. 《建安七子集》,〔魏〕王粲等撰,俞绍初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20. 《阮籍集校注》,〔魏〕阮籍著,陈伯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
21. 《王弼集校释》,〔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 《陶渊明集校笺》,〔晋〕陶渊明著,龚斌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3. 《陶渊明集》,〔晋〕陶渊明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4. 《陆机集》,〔晋〕陆机著,金涛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25. 《陆云集》,〔晋〕陆云著,黄葵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26. 《鲍参军诗注》,〔南朝·宋〕鲍照撰,叶菊生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7. 《谢宣城集校注》,〔齐〕谢朓撰,曹融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8. 《何水部集》,〔梁〕何逊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江文通集汇注》,〔梁〕江淹著,〔明〕胡之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30. 《徐孝穆集笺注》,〔陈〕徐陵撰,吴兆宜笺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 《历代笔记小说集成》第一册《汉魏六朝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33.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撰,殷孟伦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34.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35.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
36.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清〕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
37. 《昭明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清胡克家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77
38. 《英雄记抄》,〔三国·魏〕王粲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35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39. 《人物志》,〔魏〕刘邵撰,梁满仓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40. 《列异传等五种》,〔魏〕曹丕等著,郑学弢校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41. 《莲社高贤传》,〔晋〕无名氏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35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42. 《髙士传》,〔晋〕皇甫谧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3. 《拾遗记》,〔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44. 《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45. 《搜神后记》,〔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46. 《裴启语林》,〔晋〕裴启撰,周楞伽辑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47. 《古今注》,〔晋〕崔豹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
48. 《郭子》,〔晋〕郭澄之撰,《古小说钩沉》本,《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9. 《群辅录》,〔晋〕陶潜著,《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356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
50. 《博物志校证》,〔晋〕张华撰,范宁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
51. 《续博物志》,〔晋〕李石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34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52. 《世说新语》,王利器断句、校订,影印日本影宋本,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
53. 《异苑 谈薮》,〔南朝·宋〕刘敬叔撰、〔北齐〕阳松玠撰,范宁等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96
54. 《幽明录》,〔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55. 《金楼子》,〔梁〕梁元帝撰,《丛书集成初编》本,第59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56.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王根林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7. 《述异记》,〔南朝〕任昉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
58. 《殷芸小说》,〔梁〕殷芸编纂,周楞枷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59. 《艺经》,〔三国·魏〕邯郸淳著,〔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子部艺术编》,扬州:广陵古籍刊印社,1990
60. 《古画品录 续画品》,〔南齐〕谢赫撰,〔陈〕姚最撰,王伯敏标点注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0
61. 《书品》,〔梁〕庾肩吾撰,〔明〕王子逸校,明万历版
62. 《文心雕龙注释》,〔梁〕刘勰撰,周振甫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3. 《诗品全译》,〔梁〕钟嵘撰,徐达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64. 《广雅疏证》,〔魏〕张揖撰,清王念孙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
65.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6.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著,〔唐〕成玄英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
67. 《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68. 《抱朴子外篇全译》,〔晋〕葛洪撰,庞月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69. 《神仙传》,〔晋〕葛洪撰,胡守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70. 《神仙传校释》,胡守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0
71. 《真诰》,〔梁〕陶宏景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72.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73. 《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南朝·宋〕傅亮等撰,孙昌武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4
74. 《弘明集》,〔梁〕释僧祐撰,《四部备要》本
75. 《水经注全译》,〔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等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76. 《齐民要术校释》,〔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77.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8. 《刘子校释》,〔北齐〕刘昼撰,傅亚杰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
三、 今人研究类
1. 《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王子今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道教美学思想史研究》,潘显一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 《淮南子的自然哲学思想》,王巧慧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汉代思想史》,金春峰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 《汉代服饰参考资料》,张末元编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
6. 《六朝考古》,罗宗真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7. 《六朝园林》,吴功正著,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8. 《六朝烟水》,陈书良著,北京:现代出版社,1992
9. 《六朝思想史》,孙述圻著,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10. 《六朝美学史》,吴功正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
11. 《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李蔚然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12. 《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陈戍国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13. 《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齐涛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
14. 《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卷),陈望衡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5. 《中国美学史》(第二卷),李泽厚、刘纲纪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6. 《六朝美学》,袁济喜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7. 《中国壁画全集》(《敦煌》九《五代·北宋》),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18. 《南京的六朝石刻》,梁白泉主编,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19. 《秦都城研究》,徐卫民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0. 《汉长安城》,刘庆柱、李毓芳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21. 《走访汉代画像石》,杨爱国著,三秦出版社,2006
22. 《汉代绘画选集》,常任侠编,北京:朝花美术出版社,1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