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生活环境及灾异救治

第十章 两汉生活环境及灾异救治

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虽都属于外部环境,但两者有很多不同,生活环境是专属人创造的环境,它以居住为首要功能。两汉时期的生活环境主要包括都城、宫殿、一般城市、农村以及生活起居等内容。

当然,生活环境首先要放在整个国家领土的大视野之中来考察。

两汉时,中国幅员空前辽阔,其格局主要承继秦朝。秦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割据局面,形成一个大帝国,其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到了西汉极盛时,范围有所变化,东至乐浪郡(今朝鲜平壤一带),南到九真郡(今越南河内之南),西面开设河西四郡,北至大漠。在两汉之交,匈奴趁中原内乱,一度控制西域,并侵入汉朝北部边境。东汉前期,汉王朝多次出击匈奴,迫使匈奴远徙。东汉的管辖范围变成“东乐浪,西敦煌,南日南,北雁门,西南永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东汉的疆域与西汉大致相当。

两汉广阔的领土,对其都城郡县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心态、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两汉时期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出现巨大的失衡,朝廷为此出台了各种措施以挽救损失,在设立保护环境的律法以及官职上对后世有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