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王弼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节 王弼
王弼(226—249年),玄学“贵无”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24年短暂的生命中,对古代“三玄”(《论语》《老子》和《周易》)进行了深刻的阐释,由此形成的《论语释疑》(已佚,只存片断)、《老子注》和《周易略例》三部重要著作对后代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环境美学方面,由于王弼强调老子的“道”之“无”方面的首要意义,引发了另一玄学派对“有”的重视,两种对立观点经过融通,逐渐开始关注“物”。“物”的凸显,为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增加了更多有关自然对象的事实层面的关注。吊诡的是,玄学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在谈玄论虚,可它在更为玄虚的“形而上”的“大道”和由于受“大道”影响也较为模糊的作为“形而下”的“器物”之间,引进了大量“有”“无”的话语,使得“大道”和“器物”变得拥有更多的属性,“道”和“物”两者得到充实,古人对环境的理解也显得更为全面。当然,相比之下,郭象的“崇有”说对经验中的物的借用较多,对物的强调也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