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大国方略》走进克拉玛依——访上海大学教授顾骏

专访·《大国方略》走进克拉玛依——访上海大学教授顾骏

作为克拉玛依区的老朋友,上海大学教授顾骏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会来克拉玛依考察调研,还会针对一些普受市民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今年,顾骏携新作《大国方略》再次作客克拉玛依区名家大讲堂,本报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记者:《大国方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

顾骏:《大国方略》主要结合了国家热点问题,向读者阐释了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大国、中国梦如何与世界梦协奏交响、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何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底线是什么等宏观问题。就是想说明国家很多外交举措背后的真正含义和真正目的,将国家整形阶段的一些碎片式的信息进行整合,让大家更理解当下的中国,可以说是一本给国民看的国家发展书籍。

记者:《大国方略》出版后,取得了什么社会反响?

顾骏:这本书是我和我的团队历时2个多月一起创作完成的,我担任了主编的角色。作为长期关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工作者,我们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察者和经历者,我们也有责任来记录好这个重要的阶段。本书出版后,被出版局列入“上海高校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海市给党政干部阅读书目“解放书单”。

记者:本书重在让青年群体了解国情、认同国家,为什么会将目光放在了这类人群?

顾骏:国家发展到今天,最受益的就是青年群体,所以青年有义务和责任在把握历史和机遇的同时,准备好为民族复兴有所担当、有所贡献,同时也是希望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在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能看懂大局,把握大势,找准自己的位置。

记者:为什么会带《大国方略》走进克拉玛依?

顾骏:书中的章节是在介绍咱们中国走进世界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机遇,这些内容会给克拉玛依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克拉玛依是一座工业型城市,现在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中国经济转型、世界能源格局剧变、发展模式转变、“一带一路”、城市转型等一系列战略都给克拉玛依带来了压力,这些都是我们要去认真面对的问题,但同时也要注意这一系列战略意义的背后克拉玛依又将面对什么样的机遇,克拉玛依会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学习对克拉玛依区创建学习型城区的影响?

顾骏:10月13日下午,我主讲的题目就是《以学习迎接克拉玛依的明天》,其实我与克拉玛依的不解之缘也开始于创建学习型城区。每年来考察,每年都有新气象,创建工作需要的是全民参与,在区委宣传部的推动下,我发现克拉玛依人的参与度很高,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的各类形式多样的学习型活动像“准噶尔大讲堂”、“乡村讲堂”、“名家讲堂”、“社区讲堂”等都得到了大家的参与,说明克拉玛依人都有一种学习的精神,这给我们以后的创建工作也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倪璐 郭宁)

《克拉玛依日报》201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