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共情”中产生“共鸣”
直面问题并解答问题是“中国系列”课程最鲜明的特色,而课堂也常常因此“火花四溅”——
在复旦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上,大二同学张秦向老师抛出了问题:“如何理解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在上海大学“开天辟地”课堂上,大二同学袁荫问老师:“上海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上海有哪些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使红色基因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
一校一课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汇总起来,就是一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动画卷,集中体现了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后略)(樊丽萍)
《文汇报》2019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