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公开课暨《创新路上大工匠》出版论坛成功举行

“创新中国”公开课暨《创新路上大工匠》出版论坛成功举行

9月27日晚,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中国”公开课暨《创新路上大工匠》出版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行。该书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创新中国”课程策划暨主讲人顾骏教授、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研究员、国家杰青罗均教授、国家杰青张新鹏教授、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王国中教授、国家优青肖俊杰教授以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许斌教授,为20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新”课,现场气氛热烈,师生频频互动。活动吸引了很多领导、专家、学者的莅临指导与现场观摩。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夏小和,上海大学副校长聂清,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会理事长胡国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委员、宣传处处长曹荣瑞,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出版管理处王莳骏处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毛小曼,以及上海大学相关部处、院系领导等出席活动。

“创新中国”课程策划暨主讲人、《创新路上大工匠》主编顾骏教授以“感受创新,体认中国”为题分享了书籍的设计思路和作为主编的编撰感受。他感慨,“创新之道就是创新者愉悦之道”,发现各位大工匠都讲到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无论发现未知,还是解决问题,或是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都伴随着快乐和幸福。他告诫学生,报效国家可以有多种方式,现实存在个人选择的空间。如果能找到既为国家急迫需要,又为个人发自内心喜爱的专业方向,不是更好吗?创新很少一帆风顺,无论在顺或不顺的时候,发自内心的兴趣才是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源!顾骏教授指出,《创新路上大工匠》一书刻意突出“感受创新,体认中国”的主旨,希望读者能从作者讲述的有趣故事中获得有效的创新意识的传递。

上海大学出版社戴骏豪社长,介绍了与上海大学明星课——“创新中国”相伴而来的《创新路上大工匠》的出版和编撰过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委员、宣传处处长曹荣瑞,上海师范大学期刊社社长、总编何云峰对当晚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他们认为上海大学的“创新中国”课程,学科跨度大,对选课学生不设门槛,真正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期待上海大学在“课程思政”整体试点基础上再接再厉,再结硕果,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也希望上海大学的大工匠们,在悦人悦己的创新氛围内,再攀高峰。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彭卫国副局长表扬了《创新路上大工匠》在主题出版有特色、有亮点、有问题意识,走出了一条依托本校学术资源、针对广大青年学子、辐射全国各阶层读者、服务国家重点战略的出版之路,也希望上海大学出版社积极总结主题出版物的出版经验和方法,站在理论与学术出版的前沿,为广大青年学子、社会阶层、关心国家重点战略的读者,提供更多精品力作。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夏小和也对“创新中国”课程取得的示范性作用以及《创新路上大工匠》的出版发行工作表示祝贺,并认为《创新路上大工匠》的出版意义在于:一是让当代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国家的变化,有和别人对话的自信;二是坚定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三是指出大国要有大国的情怀,要引领世界的发展。而这三点的落脚点便是“创新”,也即这本书的落笔点。

“创新中国”课程以上海大学强势学科为依托,引领学生站在世界看中国,思考“世界等待着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上大能做什么、大学生可以学什么”五大问题,让90后大学生了解国情,感受时代,培育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报效国家。“创新中国”课程曾得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新社等媒体密集报道。课程获得2016年度全国社会学教指委年会优秀教学成果奖,被列入2016年度上海市教委思政课教改试点项目、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之“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2017年度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人文专项课题资助。

《创新路上大工匠》一书由上海大学顾骏教授主编,上海大学10位在国际、国内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工程师参与编写。书中展示了科技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创新成就、奋斗历程和深刻思考,反映了当代科技人员强烈的创新意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以及由此获得的科研成果,内容生动感人。该书的出版,不在于展示个人,不在于展示上海大学校园中的小群体,而在于为支撑起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大国身姿的无数中国大工匠树立群像。2016年《创新路上大工匠》被上海市委宣传部列为主题出版重点孵化扶持项目、上海市教委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列为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资助项目。

这是一本谈创新的书,其编写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顾骏教授精心设计了全书的总体框架、逻辑结构、整体视野和章节要点,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创造了一种写作方式,即不同于通常由科学家、工程师自己动笔的方式,改为接受采访,在对话中,把自己的经历和创新的过程叙述出来,顾骏教授将其整理成文之后,发还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意思,加以增删、补正,必要的地方可以挑明,也可以遮蔽。大家看过没问题了,顾骏教授再作最后润色,对所有稿件精心修改。

上海高校后勤服务集团向每名上大新生赠送了一本《创新路上大工匠》,并由上海大学教务处、学工办联合发起了准新生读书征文比赛。部分参与征文比赛的学生也来到了现场。(原业伟)

《出版商务周报》2017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