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模式”为学生串起“明珠”
2025年11月13日
“项链模式”为学生串起“明珠”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也是继“大国方略”后,上海大学在冬季学期全新推出的又一门讲授中国国情与中国愿景的课程。作为“大国方略2.0版”,这门新课希望把学生对国家、对民族和对个人发展的思索引向一条新路。
“世界等待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大学生该学什么?”五个问题的层层推进,由远而近,让大学生敞开心扉,在课堂中感受国家推动创新、万众参与创新的热潮,进而找到自己在校园学习和课外实践中的定位。
“创新何以成大国重中之重?”“万众创新,谁是主体?”“中国制造谁来造?”“有BAT就是互联网强国了吗?”“中国能有‘海莱坞’吗?”“材料也有‘基因’吗?”“人类能创新自己吗?”“创新也能买保险吗?”“创新只是灵机一动吗?”“创客中有你我吗?”一共10周10个专题构成“创新中国”的教学主题。
“如果说‘大国方略’是教给学生一双正确看待世界、看待中国的眼睛,那么这一季的‘创新中国’,则是让学生们意识到创新对于转型发展中的中国的重要意义!”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介绍,“创新中国”沿袭了去年开设的人气通选课“大国方略”、“项链模式”教学,即讲台上老师不止一位,以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高层级的讲课内容,为学生串起“明珠”,和大学生们一起关注、感受“创新中国”的进行时。据了解,该课程授课团队由副校长李友梅教授领衔,包括了美学、法学、金融学等全校10多个学科20多位学者。(刘昕璐)
《青年报》2016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