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回基层丨上大党委书记上特殊思政课:三道人生填空题,看你怎么填?

十九大代表回基层丨上大党委书记上特殊思政课:三道人生填空题,看你怎么填?

昨晚6时,是上海大学冬季学期思政选修课“创新中国”的第一堂课,走上讲台的是校党委书记、校长金东寒。选课的100多名学生、众多慕名而来蹭课的同学以及思政课征文参与者,将J楼梯形大教室挤得满满的。负责这门系列思政课的顾骏、顾晓英两位教授的开场词很特别:“今晚的课会通过专门的学习平台直播,全国已有500所高校的10多万名学生同时在线选修了上大的这门网红课。如果在座的同学有兴趣,还可以邀请爸爸妈妈一同加入视频听课的行列。”

3台摄像机连接着教室一角的临时导播台,6名技术人员在开课前已经制定了周详的方案,确保这堂特殊思政课录制和转播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金东寒把从北京回来后首次给本科生上的思政课看得十分重要。课前,他还特意将顾骏和顾晓英等老师召集起来集体认真备课,力求将授课的主旨更好地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

金东寒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为授课的引言,开始了他的“创新时代 青春出彩”专题课。“总书记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那么,当代青年如何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呢?这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思考的大问题。”他说,在创新的时代,在学科高度融合的当下,青年人想要有本领、有担当,就得首先做一个学会合作的人。“电灯是谁发明的?蒸汽机和飞机又是谁发明的?这些问题恐怕每个人都能回答出来,但如果要问航天飞机、豪华游轮和航空母舰是谁发明的,一定没人能回答得出。因为,这些现代化的运载工具实在太复杂了,仅靠少数人是无法做成的。当今世界,即便是很小的部件或用品,都需要更多的人合作完成。”

处于求知求学阶段的大学生,又该如何结合学习十九大精神思考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呢?金东寒建议同学们着重做好三道填空题:“第一,我喜欢生活在一个充满( )的世界中;第二,我喜欢做且对他人有所贡献的是( );第三,足以形容我最正面的特质或是我想拥有的特质是( )。只有把这三道题里的空格都填写正确了,自己的人生答案也就清晰了。”

工业设计专业大二女生夏芸菱拿着一小袋黑米糕进的教室,她说,5时40分下了专业课就赶来了,晚饭也来不及吃,能有机会聆听十九大亲历者的讲课,这样的精神食粮太丰盛、太及时了。时间很快过了晚上8时,互动环节更是将这堂课推向了高潮,同学们将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了金东寒。“人工智能时代来临,到底是需要更多的人成为专才呢,还是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已经功成名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请问金校长您的创新点又在哪里?”……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我愿用这句话与同学们共勉。”……“中国梦”、“青春”、“奋斗”,一个个关键词,勾勒出金东寒这堂特殊思政课的思想脉络。(王蔚)

“新民网”2017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