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凝聚合力,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创新机制、凝聚合力,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不能靠思政教师“单打独斗”,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每一间教室、寝室,真正产生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在上海大学的一间教室里,突然传出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这堂名为“时代音画”通识课上,该校社会学院和音乐学院教授联袂,用音乐旋律和历史回顾,声情并茂地讲授了“国歌如何一路走来”。

“时代音画”是上海大学“大国方略”系列思政课的组成部分,通过音乐、美术等文化作品,引导90后学生读懂中国、感受时代,形成家国情怀。讲台上,不是由专职思政课教师从头讲到尾,而是由各学科的名师“大咖”同时登台,联袂讲学。

“它完全推翻了我以前认为的‘一名教师一堂课’,能见识那么多名师‘大咖’,无疑在各方面带给我们视觉上、听觉上的享受,大大增强了我们对中国的认知。”一名听课学生说。

如今,上海高校形成了以思政课必修课为核心、数十门“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为骨干、300余门综合素养课为支撑、1000余门专业课为辐射的“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圈层效应。

(后略)(焦以璇)

《中国教育报》2018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