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现行大学教育诸多难点

破解现行大学教育诸多难点

随着“创新中国”课程在校园持续走红,包括授课团队成员在内,很多一线教师陷入了思考:没想到一门思政课,竟无形中“破”了现行大学教育的许多难点。

比如,大学如何更理想地推行导师制,实现师生间的自由组队。“很多时候,老师学生都处于互不了解状态。我想招对学科有强烈兴趣的学生,但因为种种原因,可能真正到我实验室的,都是一些走完成绩排名、专业志愿填报等流程,但对我的研究方向还懵懵懂懂的学生。”肖俊杰说,“创新中国”课给很多授课教师一个启示:招募学生的渠道可以多元,甚至突破院系的围墙。

一个月前,张江高科管委会主任杨晔受邀到“创新中国”课堂,给大学生们带来上海最新、最具活力的“张江画卷”,讲解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进展。那次课后,杨晔留下一句话:“欢迎有兴趣的学生们到张江来看看。”课后真有不少学生提出去张江考察。上周,上大2016级新生课程班组织30多名学生去了位于张江的上海光源。零距离观察,鲜活的创新实践,学生的兴奋心情难以自抑,也埋下了追求理想的种子。(樊丽萍)

《文汇报》2016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