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受援地教育教学水平 提升沪喀共享课堂成功启动
为了促进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共享高等教育改革成果。3月27日,在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01报告厅,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团队通过互联网,成功举行了跨越五千公里实现同上一堂课的启动仪式。参加启动仪式的主要领导有上海援疆前方指挥部王从春副总指挥、喀什大学教务处刘江副处长以及全部参加授课的上海大学教授团队成员。
王从春副总指挥代表上海前指表示上海教育援疆立足喀什实际,将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引入受援地,可以加速当地学生培养和能力提高,感谢上海大学叶志明教授团队为教育援疆工作做出的探索和实践。刘江副处长代表喀什大学感谢上海援疆指挥部和上海大学对喀大教学水平的提升做出的努力并将全力配合好课程开设所需要的软硬件条件,确保共享课堂的顺利运行。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教授,在上海大学的教室里代表教授团队进行发言,表示两地开设直播课堂,为新疆等偏远地区高校师资短缺进行一种探索和尝试,并通过互联网实时输送到边远地区,将上海最新的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输送到受援地,促进东西部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提升,表示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团队将竭尽全力、精心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为上海教育援疆贡献一分力量。
王从春副总指挥在共享课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通过手机传送,使得上海上课现场通过手机视频电话观看。启动仪式后,叶志明教授给同学们上了第一次课“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1.从世界遗产名录看中国土木工程之辉煌”一课。
土木1702班马建明同学说:“今天的公选课,是由上海大学的叶教授给我们授课,让我远在边疆的学生也能听到学术大家对于土木工程的见解,令我感受良多,之前对于土木工程的见解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今天老师讲到了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之前对这一方面没有那么深的感触,通过今天的听讲,我感受到了我们学习土木工程不仅仅局限于盖盖房子,而上升到了中华复兴的层面上。我一定抓住这个机会,提升自我。”
土木1601班的阿不都海拜尔·玉素甫同学说:“今天上午在报告厅收看了上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叶教授讲的‘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课,从此课中我感受到了土木工程给我们身边带来了很多方便,无论高铁,道路、隧道、桥梁、海港等工程,还是各个壮观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多方便,土木工程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土木工程对城市工程建设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本次两地共上的课程为“中华复兴与土木工程”,共32课时,上海大学土木系讲授9次,派出的9名全部是正教授(博导),其余课程由上海援疆教师米红林讲授。上海大学为了喀大学生能够共享课堂,也为了该课程的直播设备使用的方便,上海大学特意安排课程在土木系大楼里上课。该课程的成功开课,不仅实现跨越空间的远程教学,同时将上海的课程思政内容引入到了工科课程中,使上海教育改革的最新探索实践与成果引入边疆高校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九批上海援疆喀大工作队根据当地所需,注重上海教育制度、方法的引入,促进受援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进疆二年来,先后促成智慧树公司在喀大建设“沉浸式”教室、促成上海教科院为喀大进行学科规划、推动喀大加入东西部慕课联盟、引进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同步课程,引进上海高校柔性援疆客座教授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制度在喀什大学的推广和应用,为上海高校教育援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米红林 傅建勤)
“人民网”2019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