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开讲中国制造,社会学教授先发言:创新必须尊重自然

上海大学开讲中国制造,社会学教授先发言:创新必须尊重自然

12月2日晚上6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J102教室陷入热烈互动氛围中。这里正在进行“创新中国”第二课——“中国制造谁来造?”首先开讲的不是工科教师,而是社会学院教授顾骏。

上海大学去年在全国首开“大国方略”课程,很快成为学校的热门课程,上海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2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如果说“大国方略”给了学生一双看懂中国的眼睛,那么,“创新中国”则旨在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创新对于转型发展中中国的重要意义。

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开设、上海大学副校长李友梅教授领衔的上海大学通选课“创新中国”,将以十讲的篇幅,集中展示创新对于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深他们对学校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的了解。

课程各讲都以别具匠心的设问为题目,包括“有BAT就是互联网强国了吗”、“中国能有好莱坞吗”、“材料也有‘基因’吗”、“创客中有你我吗”等,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人生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宏大前景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