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源于好奇:“陶瓷缘”和“洗澡时玻璃上的水珠”

创新源于好奇:“陶瓷缘”和“洗澡时玻璃上的水珠”

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大学党委书记、973首席专家罗宏杰老师走向讲台。他首先提出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旧石器时代至今,人类社会每一次变革及发展都是以材料为特征。

罗老师结合本科所学的陶瓷专业,讲述了他跟古陶瓷及其修复研究之间的故事。创新的原动力来自人类尚未被解决的需求,来自好奇心的驱使。他的研究兴趣逐步从古陶瓷修复进展到材料方面的科技发展史,他在80年代末已创业相关数据库,而这个数据库成为当时中国第一个古陶瓷数据库。而今,罗老师主要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他形象地将文物比作人,知道文物的结构,好比人看病,需要知道病根,并且对症下药,文物也是一样,完成认知文物的每部分功能,了解文物“生病”机理,并在将对文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的情况下,对文物进行最好的保护。

罗老师阐释了他对“创新的原动力”及其来源的思考。创新来源于解决人类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创新也来自“好奇心驱使”。他鼓励同学们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他讲述了定陵文物出土被毁坏,及乾陵墓的开掘报批未果等案例,启发学生认清“毁坏”和“不同意被开掘”的背后潜藏着的中国文物保护技术的不足。他结合973结项成果,图文并茂地从多个方面对比了石膏临时固型提取法和环十二烷临时固型提取法之间的优劣,突出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得出的最新成果,即将薄荷醇加入提取办法中,解决了创新文物修复挖掘的核心要点。

罗老师列举了一个小例子,在洗澡时自己观察到“玻璃上的水珠”,进而引发研究兴趣,研究水蒸气在镜子上的有趣分布。他谆谆告诫同学们要做一个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处处观察日常生活周边所经历的事,将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再学习和查资料解释理解周边的世界,找寻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