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烤面包”带来灵感:不爱“跟风”还要“朝思暮想”
2025年11月13日
“微波炉烤面包”带来灵感:不爱“跟风”还要“朝思暮想”
身为863、973专家的上海市领军人才翟启杰教授属于专利、论文“大户”。他一开口便谈了对材料的理解。他认为材料是赖以“跨越式”生存的基础。谁抓住了材料科技,就抓住了“牛鼻子”,就能引领未来。
他呼应了罗老师的观点,指出,要善于发现需求,勇于思考。翟老师用满满的热情讲述了自己的创新缘起。90年代家里使用微波炉,由于毫无经验,将一片面包分别加热1分钟、2分钟、30秒。面包是不能吃了,但他把它当成是研究测试。
他年轻时,同行对钢的研究方向主要倾向于如何才能将钢加工干净。那时的翟老师已经在思考,钢加工干净了之后的下一步,即如何在钢里“掺东西”,然后将其混合均匀。为此,翟老师反复试验了十余种方法。微波炉的故事,给了翟老师启发。他产生了灵感,能否将微波与钢进行混合?
坚持了16年,翟老师提出脉冲磁致振荡对钢铁混合的作用。他感慨要善于发现需求,超前发现需求,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到“朝思暮想”,才能领先同行,取得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话语权。
你要选择“老虎”还是“翅膀”?翟老师将材料比喻成老虎,信息比喻成翅膀,材料加信息就是如虎添翼,没有信息的材料还是老虎,是兽中之王,而没有材料的信息只能是翅膀。翟老师还列举团队故事,强调交互交融交流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