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课程思政”
2025年11月13日
如何做到“课程思政”
现在沪上高校的思政课除了引入丰富的师资,还变“思政课程”为“课程思政”。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课程中纳入那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内容。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原本的“中外时文选读”课,最常见的上法就是老师找一些外文报纸和学生一起阅读、分析。但是从今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外访问时的英文演讲稿已成为主要阅读材料。思政老师一起参与备课,从内容上为这些演讲稿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让大学生们了解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据悉,这一做法还将在“德国文学作品阅读”课上试行推广。
上海中医药大学强调在所有的课程中都要纳入“道”的内容,学校相关负责人说,所谓“道”,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去年到今年,学校共立项20门重点课程,既有医学专业课,也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校党委副书记朱惠蓉教授称:“这些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也有效地培养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是生动的德育教育。”(姜澎)
《文汇报》2016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