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凸显价值导向
2025年11月13日
课程设计凸显价值导向
高校落实“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关键在课程建设。作为面向本科生的通识课,为了让身处中国历史性转变之中,却对此不甚了了的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大国方略”课程团队专门设计了系列课程,从2014年推出“大国方略”、2015年推出“创新中国”,到2016年推出“创业人生”,中国发展大势与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关系是其中不变的主线。
“大国方略”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外交关系研究,而是力图通过“站在世界看中国”,引导大学生把握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及其演进的内在逻辑。该课程各讲的题目都高度聚焦于当下中国与世界的交互影响,从“中国是一个大国吗?”“中国梦,谁的梦?”“中国道路能引领世界吗?”“‘一带一路’能带来什么?”“中国会被全球化淹没吗?”直到最后一讲“大国方略中90后的机遇何在?”都紧扣国家发展的重大方面,帮助大学生在国家发展和个人发展的交汇点上,规划人生,确立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创新中国”第一讲就明确亮出课程主题,在天然带有“工具导向”倾向的硬科学课堂上,凸显价值导向,课程从“世界在等待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上海承担什么?上海大学能做什么?上大学生该学什么?”这五个问题入手,引导大学生树立大志向、运用大视野、获得大感觉,为作出大努力打好思想、知识和能力基础。
同样,更接近大学生个人需求的“创业人生”课程也力图从大处着眼,引导大学生跳出“就业难”的压力,从“今天为什么大家都在谈创业?学校为什么开展创业教育?国家为什么鼓励创业?全世界为什么创业成风?”等四个层面,全面思考创业对国家的战略价值和对大学生的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