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读者一双眼睛理性认识中国:《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正式出版面世
昨天,《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由上海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该书核心内容依托了当前深受90后大学生欢迎、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的“大国方略”课程,重在让青年群体了解国情、感受时代、认同国家,看懂大局、把握大势。
《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是一本新时期理论教育的优秀图书,列入“2015年度上海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项目;2015年8月,该书入选以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为目标受众的读书专刊——第四期“解放书单”。
全书的主要内容主要依托于上海大学开设的“大国方略”课程,该课程自一年前推出后,受到90后大学生的广泛欢迎,打破了思想政治课无人愿意听、内容较为枯燥的怪圈。参加昨天出版座谈会的上海大学学生韩栉表示,课程开设3个学期以来,校园论坛上对于该课程的点击率每次都超过5万次,一张听课证变得极为紧俏。
“课程授课不是一个教授,而是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内容别开生面,切中要害。大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课后还可以在网上继续讨论,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内容契合我们大学生的认知。”韩栉说。
据了解,《大国方略》这本书以“方略”对大国的重要性为出发点,分章探讨了九个主题,包括当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中国梦演化为世界愿景、中国成功对世界的意义、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的影响、以中美关系为主轴的大国格局、“一带一路”的地域政治效应、高铁战略的优势和支撑、中国创新面临的知识产权博弈和中国文化重建及其对人类的价值。
该书主编、“大国方略”课程的首期主讲、上海大学著名教授顾骏表示:“这些年中国变化大,发展非常快,国际上对中国的叫好声非常多,但国内出现部分悲观论调,我们就是想给读者一双读懂中国的眼睛,促使青年群体特别是学生,把对国家的直观感受变成理性认识。”
上海大学终身教授邓伟志认为,该书的论证自如、潇洒、自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较高的立意点,直面中国若干重大战略决策,是一本写给全社会、特别是青年群体看的书。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锡喜则表示,思想政治课如何讲,大学里面之前很忧虑,“大国方略”的课程和这本书具有一种成套的创新体系,它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解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增强青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及社会责任感。
专家认为,《大国方略》之所以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青年群体的喜爱,就在于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们自觉担负起其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重大使命。(王卫朋)
《劳动报》201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