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模式”创有温度有智慧思政课
2025年11月13日
“项链模式”创有温度有智慧思政课
2016年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上海大学“同向同行”之“大国方略”课程系列团队“同乐”教授论坛举办。论坛由课程策划人、上海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顾晓英工作室”主持人——顾晓英主持。课程策划人、社会学院顾骏教授介绍了论坛名由来,阐明了课程团队的今后工作思考。郭毅可、张新鹏、聂永有、许春明、张丹华、王海松、王国中、刘寅斌、尹应凯、许斌、钱光人、肖俊杰、袁浩、胡建君等近30位教授如约而至。“同乐”教授论坛实际就是“大国方略”系列课团队的一次年终教学聚会。自从2014年冬季学期首开“大国方略”,2015年冬季学期开设“创新中国”到2016年冬季学期开设“创业人生”,两年来,这是教学团队首度举办较大规模的三门课程教授教学论坛。
顾晓英首先就两年来三门课程运行及团队建设情况作了总盘点。她诚挚表示,系列课程做到现在,和各位教授的给力支持分不开,与各级领导支持、师生支持、媒体支持分不开。
社会学院顾骏教授对“同行同行”课程系列做了解释。他说,从“大国方略”到“创新中国”到“创业人生”,现在给上海或者是全国提供了一个概念,就叫“课程思政”。也就是说课程不是思政课,但是可以起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作用。这样的课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的整体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的三门课开下来,这个效果非常明显,在我们课程上的学生高兴得很。所以我们想把知识性、规范性、价值观都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把它称之为‘同向同行’的原因。我们未来还是要继续走下去……”他说。(王蔚)
《新民晚报》201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