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落地 让读者“用得着”

重落地 让读者“用得着”

任重道远须步稳。“时度效”是主题出版工作的生命线,要使主题出版物在全社会关注度和读者需求度最高的时间推出,全面的顶层设计、切实的制度保障、专业的编写队伍必不可少。

确保新速度

由于主题出版物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化组织保障、进行全流程管理、对重点选题重点配置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责任到人、倒排工期,是确保主题出版物在全社会最关注、读者需求最强烈的时间推出的要素。如学习出版社全程参与和服务编写工作,选派骨干力量进驻写作组,负责资料收集、图片筛选、查核引文、核实数据等工作;全方位保障按时出版,提前组织纸张和印制的招标,严格控制各环节完成时间。人民出版社每两周召开一次进度协调会,将主题出版物选题落实到个人,由社领导牵头组建项目组,抽调不同专业有经验的骨干编辑、校对,反复审读,对重点稿件的编校有时会达到10多遍。

发掘新表达

板着面孔空洞说教的出版物无法走近读者,以小见大、可读易读、生动表达的出版物才能让读者真正读懂、用上。

回应现实关切、创新表达方式,是提升主题出版物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的重要方面。如浙江人民出版社“三读”丛书之所以畅销多年,主要在于板块清晰、内容精要、表述流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倡和引导“大家写小书”,“走近马克思小丛书”约请了4位知名学者创作,以32开的“小体型”和每册200多页的适中篇幅,深入浅出地把专业理论知识讲给普通大众

完备新队伍

符合出版规律、适应时代发展、结构规模合理的专业编辑队伍和权威作者队伍,能够保证出版规划和出版进度的落实,是主题出版物满足读者所需、获得读者认可的重要保障。

专业编辑队伍往往具有专业出版能力。如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政治与理论读物出版中心,与全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上海书店出版社成立上海历史文献出版中心,深入挖掘上海的红色资源。

名家、大家、专家能够保证主题出版物的原创性、思想性和权威性。如福建人民出版社重点选择政治上靠得住、学术科研过硬的作者,建立了一支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科院等智库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视借助“外脑”,组织图书专家评审团把好选题关,组建重点选题审读委员会在付印前审查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