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从市井生活说起
2025年11月13日
改革开放,从市井生活说起
“开天辟地”第六讲开讲“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严亚南老师没有罗列大堆文件、数字,却在教室前方的大白板上放映起几十年前的上海市井生活:住房逼仄,只能在楼梯上摆放饭碗;条件有限,衣服晾晒在马路隔离栏上;公交车上每平方米要站11个人;每天80万只煤球炉、80万只马桶在城市里被使用着……
来自安徽的一年级新生王宁宁十分惊讶,这与她看到的城市太不一样了。是什么带来了改变?严亚南随即引出当天主题:土地批租——上海改革开放中的关键一步。随后,许多珍贵的史料被娓娓道来。从第一块土地批租共发出243份标书到中标价1.04亿元人民币,从当时的记录视频到报刊新闻,上海在改革开放推进中的步伐在这些记录中汇聚、还原,并被放到世界背景下去观察。
“老师,您觉得未来的上海会是什么样?我们能做什么?”来自人才学院的学生别佳瑛提问。“不妨去看看上海2035年的规划,看看自己能参与什么,现在需要的是在专业领域好好学习。”严亚南笑着回答。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从《新青年》到《共产党》”、“从‘一大’到‘四大’”、“红色堡垒:上海大学的前世今生”、“世界视阈中的上海与中共百年”……“开天辟地”课程的每一讲都精心准备、深入浅出。“00后”大一新生杨蕊滋说,“这是我以前在中学里从没听到过的思政课,让人大开眼界!”
翻看这门课的教师名册,大学校内、校外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携手,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征、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这里开启”的奋斗历程和革命业绩,助力当今大学生更好地传承信仰之光,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