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国家水资源纷争和政局动荡对我国周边跨界水资源合作的影响

三、周边国家水资源纷争和政局动荡对我国周边跨界水资源合作的影响

中国周边国家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及毗邻国家间水资源纷争给我国开展互利合作造成一定影响。

一是缅甸政局持续动荡给我国在缅水电工程建设带来极大影响。中缅计划在克钦邦建造多处水电站,其中,靠近中缅边界地区克钦邦桑岗村的太平江水电站是中方投资,于2010年6月全部完工的建设项目。该水电站生产的90%电力回送中国南方电网。根据合资协议,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35+5”年,特许经营期满后中方将全部移交给缅甸联邦政府。然而,近年来,在西方一些反华势力的鼓动下,大约有8000人的缅甸克钦独立武装组织一直在干扰中国的这个援建项目,不断煽动中缅对立情绪,妄称中国在缅甸修建的大坝一旦溃堤,将会使当地1.5万名居民遭殃,下游成千上万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同时,该组织还不断向我国企业索要巨额款项。2011年6月,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武装的冲突再次升级,该水电站输电塔及该地多处桥梁被炸,导致中国20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紧急撤回国内避难,水电站停止运行。此前,位于密松的大坝工地遭数十枚炸弹袭击,4名工人丧生,3名护送中国工程师的缅甸军人也在途中遇害。

二是中亚水资源纷争一定程度地影响着中国在该地区的水电合作。中亚的水资源大约90%都集中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苏联时期,中亚水资源调配一直由莫斯科负责。随着苏联解体这一协调机制的瓦解,位于锡尔河和阿姆河上游的塔吉两国与下游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的水资源争端不断加剧,甚至还出现了小规模的武力冲突,水资源利用问题一度处于一触即发状态。例如,位于塔境内的罗贡水电站从20世纪80年代苏联时期就开始建设,期间因故停工10年之久。塔独立后几度重新启动该项目,但一波三折,至今仍未能建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为生态平衡免遭破坏,哈乌土三国只允许塔方建造小型水电站。但塔方称已有的241座小型水电站发的170亿度总电量仍缺口80亿度电,只有建成罗贡水电站才能完全满足需求。而且,塔方独立后已先后投入近10亿美元,不愿轻易放弃。

由于气候和上游筑坝拦水导致乌兹别克斯坦水资源短缺,2007年乌国15个州中有8个州不得不禁止栽种水稻,稻米产量从上年的22.42万吨减少到19.77万吨,导致2008年该国非公开地禁止大米出口,并采取措施建立国家小麦的应急储备。当年4月,哈萨克斯坦为确保粮食安全,也一度数月禁止小麦出口。为此乌兹别克斯坦坚决反对塔方建造大型水电站,尤其是在瓦赫什河上修建罗贡水电站,并以提高对塔天然气售价和减少天然气供应量向其施压,并极力说服俄罗斯对该项目撤资,迫塔放弃罗贡水电站项目。

中亚水资源问题的激化是几十年来积累的深刻社会矛盾和生态危机的反映。鉴于塔与下游国家在跨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纷争,中俄(俄方从2005年就开始参与)两国相继撤出了对罗贡水电站和其他相关项目的合作。但塔方对建设总价超过32亿美元的罗贡水电站计划没有改变。拉赫蒙总统多次表示,塔方动力资源有限,除了利用水资源别无他路,不管他国是否参与,本国都坚持完成该工程,并在民间积极筹措资金,推进该水电站的建设。2008年2月,俄联邦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惊呼,继石油和天然气之后,“围绕水资源的战争已经开始,淡水将成为战略目标”。由此不难看出,水资源可能会成为一些水源富集国未来拓展对外关系的一件“政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