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美国在中亚的角逐

二、俄罗斯与美国在中亚的角逐

中亚一直是俄罗斯的战略后院和重要利益区,对其维护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此,“9·11”后,俄美这两个冷战对手在中亚地区又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角逐。

(一)俄罗斯传统优势依在

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一直没有改变围堵打压俄罗斯的战略,但基于四处插手、战线拉得过长以及反恐战争、金融危机和债务问题等拖累,其弱俄遏俄的战略力有不逮,在与俄罗斯的中亚地缘角逐中有得有失,攻防不断易位。

为顺利进入中亚打恐,小布什政府不得不在“9·11”后的一段时期里暂时“承认俄罗斯对中亚地区影响的优胜权,承认俄罗斯几十年形成的传统关系具有极大意义,并胜过美国提供用于重新装备中亚国家军队的优惠贷款”。[20]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也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空军基地,彰显“中亚仍是独联体国家利益地区,首先是俄罗斯利益区”。[21]美国策动的民主革命并未收到预期效果,亲美情绪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对美国军事越来越不满。“吉尔吉斯斯坦的革命者们依然乐于向莫斯科证明自己的忠诚。”[22]新上台的总理库洛夫公开宣称,新政府“赞成和支持俄罗斯为加强独联体国家一体化的措施”,明确表示其“首次出国访问选在俄罗斯并非偶然,因为吉尔吉斯斯坦把俄罗斯看作战略伙伴”。今后,“我们与俄罗斯的关系要向各领域发展,包括政治领域”。[23]

在美欧因“安集延”事件对乌兹别克斯坦制裁的情况下,卡里莫夫总统又把国家安全托付于莫斯科,申请重新加入欧亚经济共同体和重返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毅然“退出美国支持下成立的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分庭抗礼的‘古阿姆’集团”,[24]还主动提出与俄罗斯缔结联盟。2005年11月,卡里莫夫总统率先响应莫斯科倡议,下令关闭其境内的美军基地,并随即访问莫斯科,与普京签署《关于俄罗斯联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建立联盟关系的条约》。这是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与白俄罗斯签署联盟条约以来经过漫长时间,与前苏加盟共和国签署的第二份具有联盟性质的条约,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不可估量。与此同时,俄罗斯还不断推动强化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功能。2009年成立了集安组织快速反应部队,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中亚国际联军”,以应对包括北约的任何威胁。

“二次革命”后上台的吉尔吉斯斯坦新政府继续保持对俄罗斯的传统关系,2012年9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对媒体表示,“我们与俄罗斯有着共同的历史和命运。没有俄罗斯,我们不可能有未来”。[25]俄罗斯在比什凯克建立俄语文化中心基础上,继续将俄语不断推向该国更宽领域的应用。虽然莫斯科与杜尚别一度出现某些摩擦和矛盾,拉赫蒙总统甚至还因此拒绝过出席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元首会议,在俄罗斯驻军问题上也与俄罗斯讨过价,但最终两国还是重归于好。2011年9月,塔吉克斯坦同意恢复被停多年的俄语作为塔国通用语言的地位和俄语国民教育。同时,俄罗斯也成功地与塔吉克斯坦签署了继续免费使用该国基地30年的协议,并有权在2042年协议期满后要求将租期再延期5年,且次数不限。该协议还授权第201军事基地的俄罗斯军队可以在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接壤的边境地区巡逻和警戒,承担阻止来自阿富汗的恐怖主义分子及毒品走私北上进入独联体国家的重任,成为维护塔吉克斯坦及周边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尽管乌兹别克斯坦在俄罗斯推动的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中出现反复,2012年甚至再次中止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资格,但其仍与俄罗斯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依然希望莫斯科向其提供先进武器和培训军事人员,并没有完全倒向美国和北约,仍将发展对俄罗斯的关系视为对外优先方向之一。

(二)在中亚地区驻军上的较量

为确保在塔吉克斯坦的第201军事基地如愿延期并能够租用“埃尼”机场,俄罗斯早在2006年就向塔吉克斯坦提供了价值7600万美元的无偿军援,并免除了其2.42亿美元的债务,同时还承诺向其投入20多亿美元建水电站和铝厂,以此换取杜尚别在俄罗斯基地问题上的“回报”。在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2009年2月访问莫斯科期间,俄罗斯也宣布向吉方提供20亿美元贷款和1.5亿美元无偿援助。巴基耶夫则承诺以延长俄罗斯在其境内军事基地租期和关闭美国玛纳斯空军基地作为回应,并推动吉议会通过了政府提交的要求美国关闭在吉军事基地议案。

为防止吉尔吉斯斯坦新上台的阿坦巴耶夫政府在关闭美军基地和延长俄罗斯“坎特”空军基地的立场上再次出现倒退,也为打消杜尚别对俄罗斯驻塔基地不切实际的漫天要价念头,莫斯科在提醒阿坦巴耶夫总统毁约后果、警告拉赫蒙总统勿踩引美军入塔“红线”的同时,也不断以经援和政治安抚靠拢,承诺出资帮助吉尔吉斯斯坦加强边防建设,加强对阿富汗通往塔吉克斯坦边界的协管,提高两国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通过国际粮农组织向其各提供200万美元粮食专款援助。

2011年以来,莫斯科与杜尚别就俄军返塔和续租军事基地问题几经磋商,最终取得一致,双方签署了关于加强塔吉克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防务合作协议,同时,俄罗斯免除了每年对塔吉克斯坦出口的100万吨燃油税,为塔吉克斯坦每年节省3.5亿美元。同时,杜尚别同意俄罗斯驻塔吉克斯坦的基地延至2042年。为换取吉尔吉斯斯坦同意其军事基地延租,俄罗斯于2011年也取消了对吉尔吉斯斯坦的石油出境税,并与吉方达成投资建设大型水电枢纽工程项目等协议。基于莫斯科的压力,2012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以法律形式通过《外交政策构想》,明确表明不允许在本国境内部署外国军事基地和设施的立场,及时回应了俄罗斯对美军重返乌兹别克斯坦的关切。9月,在俄罗斯偿还了拖欠吉尔吉斯斯坦1500万美元军事基地租金、免除其总额近5亿美元债务和额外再向其提供1600万美元军援的情况下,阿坦巴耶夫政府同意俄罗斯“坎特”空军基地租期延长15年,可按需再延长5年,2017年起开始生效至2032年。普京对此表示,俄罗斯军事基地将在北约驻阿富汗联军撤出后保障中亚地区的稳定。“鉴于2014年驻阿联军撤出,俄罗斯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驻军将是重要的地区稳定因素。”[26]

(三)在中亚地区反恐和缉毒主导权上的争夺

美国出于剥离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需要,除在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方面渗透外,还迎合中亚国家普遍关切的反恐和缉毒心理需求,图谋插手中亚的反恐和缉毒事务。2009年,美国及部分北约国家出资1500多万美元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中亚反毒信息交流与协调中心,并借此平台抢抓中亚禁毒安全事务主导权。2010年9月,美国特种部队帮助塔吉克斯坦击溃了伊斯兰武装分子的进攻,并击毙20余名武装分子。2011年4月,美国特种部队发言人宣称,美国“绿色贝雷帽”的一个分队已做好前往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准备。[27]2012年初,美国在阿富汗禁毒问题“巴黎进程”第三次部长级会议上推出“中亚禁毒倡议”,并提出组建“中亚缉毒部队”和修改中亚国家禁毒立法等设想。2012年美国在财政吃紧、大幅削减财政支出和对外援助的情况下,将其对中亚禁毒援助的6300万美元激增至1.1亿美元,且还要视情追加,彰显其与俄罗斯争夺中亚禁毒主导权的决心。在乌兹别克斯坦退出集体安全条约后,美国明确表示能够向其提供对付恐怖组织和贩毒集团所需的设备和维修人员。为紧紧拉住中亚国家,2012年6月,美国还与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吉尔吉斯斯坦军事人员培训中心基地举行大规模“区域合作—2012”联合军演,以提高上述国家在自然灾害和在“破坏性力量施加影响”情况下联合行动的能力。美国以“中亚禁毒倡议”对冲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传统反恐和禁毒合作,已成为其绕开俄罗斯向中亚国家强力部门渗透的新渠道,对俄罗斯与中亚的原有缉毒合作机制构成极大挑战。

俄罗斯对域外势力谋求中亚反恐和缉毒主导权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坚决反对美国建立中亚反毒信息交流与协调中心并借此平台建立“中亚缉毒部队”,强调本地区已有应对“三股势力”和缉毒的有效合作机制,包括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快速反应部队等早已与中亚国家开展着卓有成效的反恐和缉毒合作。仅在1993—2005年,俄罗斯在协防塔阿边境安全期间即缴获超过30吨毒品。2005年俄罗斯联邦缉毒局还专门与乌兹别克斯坦内务部签署缉毒协议。[28]“在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框架内,中亚国家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经常演练打击恐怖分子的实战协作项目。”应当说,“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快速反应部队才是打击恐怖分子的切实保障,这一部队的多次具体行动证明了这一点”。[29]2012年9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期间继续表示,俄罗斯坚决反对美国在中亚组建禁毒部队,认为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对中亚禁毒具有“优先作用”。在保持对中亚国家政治压力,迫其不积极回应美国倡议的同时,俄罗斯还斥巨资或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帮助中亚相关国家加强与阿富汗边境的管理,加大对中亚国家禁毒部门的装备和技术援助,并承诺再向塔吉克斯坦提供500万美元缉毒援助。

(四)在中亚水资源开发上竞相介入

2004年,俄罗斯铝业公司与塔吉克斯坦铝业公司签署投资20亿美元建设罗贡水电站项目协议。后来,由于双方在大坝高度上出现分歧,加之下游乌兹别克斯坦的坚决反对,导致该协议被搁置。2007年8月,塔吉克斯坦决定不再与俄方合作,准备独立完成该水电站工程,并于2010年同世界银行签署协议,拟于2013年上半年完成对罗贡水电站可研报告和环境评估。然而,尚未等世界银行拿出可行性报告,美俄两国却都急不可耐竞相介入包括罗贡水电站的中亚水电开发项目。

虽然2009年初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塔什干时表示,如周边国家不同意,俄罗斯将不会参加中亚地区水电站建设,但是,梅德韦杰夫还是高调出席了当年7月俄塔合资建设的“桑格图德–1”水电站竣工运营典礼,称该项目在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还签署了有关援建塔方其他水电站的相关原则协议。同时,俄罗斯还在2009年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访问莫斯科期间,就联合建设卡姆巴拉金斯卡娅1号水电站和纳伦河上游水电站与吉方达成一致,允诺以获得一半控股条件向该项目提供17亿美元的贷款支持。2011年11月,俄罗斯时任总理普京在圣彼得堡上合成员国第十次总理会议上宣布,俄罗斯将为来自罗贡水电站和卡姆巴拉金水电站的中亚—南亚100万千瓦输电项目提供5亿美元贷款支持。[30]普京三度出任总统后,继续推动同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水资源合作项目,2012年10月,在其访问杜尚别期间,双方签署了能源合作备忘录,俄罗斯将继续参与塔方的中型水电站建设。普京同时强调,“赞成吸引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参与这些项目”。[31]

这期间,美国也在积极介入中亚跨界水资源项目建设,极力抢占开发中亚河流主导权,公开支持中亚—南亚100万千瓦输电项目,呼吁中亚国家应借鉴有关国家在跨界河流开发和利用上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建立“全球水资源伙伴关系”。2011年2月,美国参议院一份报告指出,由于苏联解体和中亚地区利用水资源机制失效,有可能导致地区不稳定,这是美国不愿看到的。美国参议院支持制定清晰的中亚水资源利用机制,支持有效利用中亚地区的水资源,认为塔吉克斯坦建造的罗贡水电站方案是“适时的”,其建造和投入使用不仅可以解决塔方的许多经济问题,还可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出售电能。[32]4月,美国在杜尚别与塔吉克斯坦的政治磋商中主动提出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交通和能源等意愿,包括旨在将塔吉克斯坦罗贡水电站的电力输送到阿巴的100万千瓦输电项目。同时,美国还唆使吉尔吉斯斯坦出面改革中亚水资源协调机制,鼓励欧盟投资432万欧元启动中亚水资源等环保项目。显见,美国已将插手和调解水资源纷争作为对中亚国家施加影响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