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领域合作不断跟进

三、其他领域合作不断跟进

中俄两国在高科技、经贸、金融、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毗邻地区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高科技领域两国正式启动AHL重型直升机项目及相关合同的签署筹备工作。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在上海挂牌成立,标志着双方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合作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与俄国家航天公司签署包括建立卫星导航创新中心等内容的合作议定书。两国有关部门完成“北斗”与“格洛纳斯”导航系统的兼容性测试,并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国家航天集团公司2018—2022年航天合作大纲》,双方将在月球和深空、特殊材料、卫星系统、地球遥感、飞船碎片寻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二)经贸方面在习近平主席对俄国事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价值达100亿美元的近30份合作文件。两国投资合作委员会确定的73个优先投资项目中的17个项目已在积极落实之中。[191]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一带一路”项目框架内34%的投资流向俄罗斯。中俄经贸合作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连续7年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17年前9个月,中国对俄投资同比增长34%,全年两国贸易额上升至840.71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其中,中国对俄的出口额为428.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8%;进口额为411.95亿美元,同比增长27.7%。[192]俄罗斯专家坦言,中国在恢复俄经济方面发挥了足够重要的作用:俄中贸易和农产品对华出口的增加有助于俄罗斯对本国出口结构实现多元化;中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也对其保持原材料的理想价位提供支撑。两国跨境电商合作快速发展,并成为双边经贸合作新亮点。“全球速卖通”成为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电商之一,也是俄最大的外国电商平台,用户超过2220万人。继两国开通从郑州、哈尔滨分别到新西伯利亚的定期邮政航班以来,哈尔滨至叶卡捷琳堡的定期邮政航班也将正式开通。双方还计划开启中国通往雅库茨克、阿纳德尔、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定期邮政航班。

(三)金融领域俄联邦中央银行正式在北京开设代表处,突显两国金融关系的紧密程度。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签署建立以人民币结算的联合投资基金(总额680亿元人民币)协议,并与俄对外经济银行签署投资期限15年、总额为8.5亿美元的合作框架协议。中国银联国际公司进一步扩大了与俄罗斯国家支付卡公司(NSPK)和俄罗斯商业银行在俄境内的发卡业务合作。迄今,俄10家金融机构已发行了50余万张银联卡,有超过30万家商户和4万多台ATM可使用银联卡。此外,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签署向后者提供30亿美元额度(人民币贷款)的框架性贷款协议,旨在对俄高科技、知识密集型和创新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双方表示,将继续拓展两国银行间、支付系统和支付服务及保险领域合作,同意在遵守现有监管框架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基础上促进双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与金融市场的整合。

(四)能源方面中俄石油贸易不断扩大。2017年前8个月,俄对华原油供应增长超过38.5%。在西方制裁导致俄大型能源企业资金链被切断的情况下,俄罗斯石油公司加大了从中方寻找融资渠道的力度,并获得了可“替代支持”,成功完成向北京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出售总额为11亿美元的所属上乔纳斯科石油天然气公司20%的股权交易。中俄企业咨询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敲定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与阿拉伯投资者联合收购俄罗斯陆上石油钻探公司“欧亚钻井”的股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对华东线供气补充协议,从2019年12月起,俄方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东线)天然气管道对华供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俄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公司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就实施北极液化天然气二号项目、在中国境内和第三国开展LNG和天然气销售方面加强合作。12月,中俄亚马尔项目首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正式投产,中方每年将获得400万吨液化天然气。同时,中俄原油管道二期——“斯科沃罗季诺—漠河—大庆”管线全线贯通,从2018年1月1日起,俄对华年输油能力从此前的1650万吨增至3000万吨。随着在建的东线天然气管道于2019年投入使用,俄罗斯对华天然气的供应规模也将大幅增加。

(五)基础设施建设中俄“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被列入两国经济发展长期规划,并将于2023年投入运营。中国东莞至俄罗斯沃尔西诺的铁路线投入运行,不仅使经该路线运输货物的用时比海路缩短三分之二,其运费也比空运便宜一半。中国中车与俄锡纳拉集团就在俄建立高铁列车生产联合企业达成一致,以实现高铁列车设备的本地化生产。中国诚通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签署关于建立规模达10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相互谅解备忘录,旨在投资两国基础设施等联合项目。两国还决定合作开发北极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矿产和旅游等资源。针对跨境桥梁项目俄方一侧进展缓慢情况,俄方多次表示,将力争在2018年建成下列宁斯阔耶—同江和布拉戈维申斯克—黑河铁路桥。两国总理在定期会晤期间商定,双方将继续推动两国的交通运输、跨境基础设施、物流及其他重点领域的项目合作;推动同江—下列宁斯阔耶铁路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和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跨江索道项目按期完工,加紧商谈并尽快签署建设东宁—波尔塔夫卡公路桥的政府间协定。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项目荣获莫斯科古建筑修复比赛“最佳施工组织奖”和“最佳项目奖”后,该项目又获得俄方授予的“文化遗产修复及现代化使用”特别大奖。同时,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凭借其优质的水准又使“中国标准”首次获得俄罗斯建筑管理行业的认可,彰显“中国速度”和“中国建筑品牌”的魅力,成为中企在俄罗斯一个标志性工程。在涵盖工业与民用建筑200多家公司的1000多个项目评比中,该工程荣获莫斯科市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2017年度莫斯科市优质工程奖”第一名。

(六)毗邻地区和农业方面中方在俄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5个自由港内实施的23个项目稳步进行。仅2017年上半年,中国与远东地区的贸易额即增长33.6%,达到36亿美元,成为俄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193]截至2017年底,中国投资占远东地区总投资额的7%和外国投资总额的86%以上,涵盖林业、农业、建材、轻工、能矿和商贸等诸多领域。[194]两国有关部门还商定扩大俄对华小麦出口。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与俄农业部签署关于俄联邦产小麦、葵花子、亚麻籽和燕麦对华出口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与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签署阿穆尔州和车里雅宾斯克州对华出口小麦、荞麦、燕麦、葵花子和亚麻籽的资格议定书,使俄方具备对华出口粮食作物资质的联邦主体增加至6个。

(七)人文领域双方积极落实两国文化部2017—2019年“合作计划开局年”和中俄“媒体交流年”收官年举行的各项活动,以增进两国民众的相知相亲、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在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了18份有关媒体领域的合作文件。两国总理在定期会晤期间决定,将共同支持扩大两国在广播、电影、电视、平面媒体、媒体产业和新媒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对方语言的人数有增无减。中方在俄罗斯就读的大学生约有2.6万,俄方在华学习的大学生约为1.7万。中国有130所高校教授俄语,俄罗斯有200余所院校开设汉语课程。中文考试已覆盖俄罗斯所有设置汉语课程的中学,并成为其国考第五外语。相当一部分学校都将中文作为学生的基本必读科目,并将考试分数计入总成绩。2020年,汉语将正式纳入俄罗斯国家统考体系。旅游合作快速发展。俄方以“十月革命”100周年为契机,不断增加旅游线路和产品。2017年前9个月,仅免签证去俄罗斯的中国游客即增长24%,接近100万人次,位列外国人来俄旅游人数首位。中国游客每年在俄消费约为22亿美元。[195]为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俄方决定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公民的免签旅游规定,由先前最少5人组团降至3人,停留时间从14天延至21天。同时,中国也成为俄罗斯人第六大旅游目的国。两国总理商定,双方将继续积极协作,优化相关文件办理程序、简化旅行手续,为对方游客在本国停留创造更加舒适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