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俄贸易额增长机遇大于挑战

三、未来中俄贸易额增长机遇大于挑战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第一副部长阿列克谢·利哈乔夫认为,俄中两国能以多快的速度恢复贸易和投资额的增长“在同等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双方”。不仅俄中经济和监管当局,还有两国企业界,都急需新的合作手段和机制。[154]基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大环境以及中俄各自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两国在未来5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目标既有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中俄各自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未有明显缓解。对俄罗斯来说,在油价和卢布汇率仍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其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加。2016年俄罗斯政府预算是在每桶50美元油价基础上制定的,如果油价长期在此基准下徘徊,俄罗斯财政将入不敷出。加之欧美又相继做出延长对俄制裁决定,无疑使俄罗斯金融经济雪上加霜。对中国来说,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继续扩大进出口贸易上的压力依然较大。俄罗斯“分析信用评级公司”(ACRA)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欧洲经济的持续低迷“将使俄罗斯的出口加速缺乏先决条件”。[155]鉴于未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油价低价徘徊的情势,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乌柳卡耶夫已公开表示,2020年俄中贸易额要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可能需要在时间上做出调整。[156]

二是解决两国贸易结构问题难以一蹴而就。普京强调,虽然改变经济结构单一是俄罗斯要务之一,可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它并不可能,这需要一个长期的、大量投资的过程。[157]2015年,俄罗斯对华贸易结构仍未有明显变化,俄罗斯石油和石油产品仍占对华出口的60%以上,木材和有色金属分别约占10%和7%,机械设备占比不足1%。双方真正付诸实施的大项目合作不多,市场和中小企业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鉴于中俄贸易结构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改观的实际情况,中方早就强调两国双边贸易的“质”比“量”更为重要,即中俄贸易“在2020年前增加到2000亿美元是质量的指标,而不只是量的增加”。中方认为两国在航空、航天和其他高科技领域有提高贸易质量的前景。[158]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俄经贸合作面宽、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广阔的基本结构并没有改变,双边贸易额长期稳定增长仍具备坚实基础,中俄实现双方领导人提出的2020年贸易额目标仍有巨大的潜能和机遇。

首先,两国领导人都有如期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决心。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重申,2020年以前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有望实现。[159]李克强总理也强调,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给中俄作为两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带来新的挑战,但中俄双方都没有回避矛盾,中方对中俄未来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对务实合作签署的文件落实有信心。[160]鉴于2016年国际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两国领导人已责成各自主管部门制定应对举措,积极寻找扩大两国贸易、提质增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关于深化双边合作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商务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还签署了《关于促进双边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达成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增长的15项举措,以确保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及各领域合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次,两国仍有扩大贸易和相互投资的巨大潜能。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约50%下降至25%,但中国仍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年增幅依然是西方经济体的2—3倍。未来5年,中国经济仅保持6.5%的年增幅就完全能够在节制投资、防止经济过热的情况下,确保到2020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任务。[161]虽然中国经济出现下行,但市场运行、对外投资、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情况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经济也有转好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16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环境有望改善,略好于2015年。[162]惠誉主权信用评级认为,俄罗斯经济2016年将恢复增长约0.5%,2017年会加快到1.5%。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预测201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年末通胀为6.4%,其经济将迎来小幅增长和通胀速度放缓。[163]为进一步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增长,2016年初以来,俄罗斯国家杜马批准俄中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税漏税的政府间新协定,俄罗斯央行批准在俄罗斯各银行可使用人民币资产补充注册资本,期待“今年就能看到一些来自中国的新银行进军俄罗斯市场”。[164]2016年3月,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批准的2016年国家反危机行动计划强调,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结构性转变,俄罗斯将进一步改善经商条件和监管环境,扶持中小企业、进口替代和非原料产品出口,实现经济多元化,使经济迈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165]

最后,中俄经贸互补性强,具有扩大贸易与开展大项目合作的客观条件。中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并有望成为全球第一进口大国,其不仅对能源和原材料具有刚性需求,而且还迫切希望引进高新技术。俄罗斯不单是资源大国,还是科技强国,其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俄两国具有扩大贸易额的良好条件。在未来25年,“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将有可能减少”,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无疑“为俄罗斯打开通往这个有前途市场的大门”。[166]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梅德韦杰夫指出,尽管当前俄罗斯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但该公司仍可在不举债及无中国方面参与的情况下,自行完成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整个项目。[167]中俄“一园两地”合作项目也取得新进展。2016年2月,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的中俄丝路创新园首个产业项目“中兴深蓝科技产业园”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式开建。俄罗斯苏霍伊商用飞机和北斗导航等一批中俄重大项目将在此落户。俄方位于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地区的产业园也在积极吸引诸如中兴等中国科技企业落地。[168]据俄罗斯相关调查显示,尽管俄罗斯深陷金融经济危机,一些中企开始谨慎安排对俄投资,但2016年初以来,多数在俄中企(57%)仍计划扩大在俄市场存在。[169]

由此可见,在中俄双方共同的不懈努力下,随着两国宏观经济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新贸易方式的实施,必将出现中俄贸易提质增量的新机遇,两国贸易额将逐渐恢复增长,最终如期实现两国领导人提出的贸易额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