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水平空前提升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国关系对双方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显现。俄方将中方作为“向东转”重要方向的决心更加坚定,中方将俄方视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伙伴的信心倍增,双方守望相助的愿望更加强烈。中俄元首以双方建交70周年为契机,频繁会晤,精心规划双边关系发展蓝图,又一次将中俄关系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
(一)俄罗斯主流社会对华认知持续深化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俄罗斯精英阶层和主流媒体普遍对新中国这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天翻地覆变化给予高度评价,称从一个落后且受制于人的国家,逐渐蜕变为全球发展的领军者。“或许,只有在目睹当年画面之后,我们才能最真切理解中国在这70年间创造的奇迹。”[309]中国创造性地发展了苏联政权模式,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使之成为中国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尽管新中国在建立基础工业部门和培养科学工程人才方面曾得到苏联的帮助,但当代中国完全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自己用努力和牺牲换来的。[310]“中国创造性地吸收和发展了我们在苏联时期的经验”,克服了导致苏联解体的那些困难,如今进入了新的发展空间。经过70年的历史性变革,中国在诸多方面已走到整个人类文明的前沿。[311]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我们国家搞砸的事在中国成功了。”中国做到了苏联没有做到的事情。单凭让7.5亿人脱贫这一件事,就足以在任何历史评判中为中国共产党树立丰碑。[312]至于所谓的中国移民将占领俄罗斯远东的说辞,越来越没有市场。俄罗斯资深专家坦言,现在中国人到俄罗斯打工已没有意义。中国北方的收入与远东地区收入相当,甚至更高。如今,反倒是俄罗斯人去中国找工作了。就连一向对中国抱有偏执态度的俄罗斯安全部门也转变了态度,认为俄罗斯不应担心来自北京的威胁,至少眼下不应该担心。为此,它们正越来越多地与中国合作。[313]
(二)两国互为不可替代的优先合作伙伴
中方视俄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俄方将中方作为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的重要伙伴和坚定支持者。基于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双方都不会置双边关系于不顾,与美国和西方发展针对对方的关系。如今的战略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已不是冷战期间美国离间中苏、拉华抑苏的战略环境。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俄都把发展两国关系作为本国外交优先方向。无论西方势力图谋“联俄抑华”或“拉华制俄”,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决心坚定不移。即便在特朗普政府游说俄罗斯政府高层,试图用缓解美俄关系换取其“理解”美国对中国的牵制的情况下,俄方也拒绝与美方在背后谈论有关中国的问题。[314]俄罗斯精英曾明确表示,在俄美关系如此错综复杂的当下,莫斯科无论如何也不会去迎合美国政客臆想的与俄罗斯进行“利益交换”的某些交易。因为“我们无意玩火自焚。首先是因为俄罗斯与中国存在共同利益”。[315]普京甚至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已建立具有战略联盟性质的特殊关系,两国成为没有正式白纸黑字规定军政义务联盟实质内容的盟友。在致力于世界秩序改革事业中,两国是没有“兄弟”和“主从”之分、绝对平等和两相情愿的盟友。[316]拉夫罗夫外长更是强调,如今的中俄关系甚至“超越一些正式联盟”。任何想在两国间“打入楔子”、挑拨离间以破坏中俄关系的企图都不会得逞,俄中合作构架牢不可破。[317]
中俄坚定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2019年,两国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加强当代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再次向世界发出中俄致力于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秩序的强音和坚定决心。
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面对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如美国对参与俄罗斯“北溪2号”项目的欧洲企业施压制裁和指责“俄罗斯当局继续限制公民通过自由公正的选举进行和平集会和行使基本权利”,以及2019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决定禁止俄罗斯在今后四年内参与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方均给予俄方强有力的策应和支持。2019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就乌克兰、美国和英国等针对俄罗斯提出的“关于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和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市以及黑海和亚速海部分地区军事化的问题”决议草案表决时,中方一改以往在涉及乌克兰危机事件时所持的谨慎做法,坚定地站在俄方一边投了反对票。同样,早在2015年,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就宣称,俄罗斯主张南中国海、东中国海或其他海域的任何争端都“应在没有外部势力干预前提下找到各方均满意的解决方案”。[318]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布常驻图瓦共和国的达赖驻俄罗斯代表洛桑格勒及其助理洛桑次仁为“不受欢迎的人”,限期离境并不准重返俄罗斯。2019年,俄方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反对台湾在未获得中国同意情况下参与国际组织工作。针对美国欲将中国拉进俄美核裁军的企图,普京总统多次表示,中国的核力量水平远低于俄美,俄美应首先缔结条约。在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插手香港事务、歪曲抹黑新疆人权状况等问题上,俄方均给予中方坚定声援。
双方在各自举办大型国际活动上相互支持。在西方联合抵制、美欧等国领导人拒绝与会情况下,中方除连续多年派高级代表团参加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外,2011年胡锦涛主席还亲自出席这一论坛。2014年,习近平主席打破中国最高领导人不出席境外体育赛事惯例,莅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2019年,习近平主席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同样,在西方主要国家质疑“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普京总统连续两次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俄方还主动提出在担任2020年金砖国家机制轮值主席国期间,努力推进中方早前提出的“金砖+”机制模式。
两国携手共抗新冠疫情。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最艰难时刻,俄方在自身医疗防护用品尚不十分充裕情况下鼎力相助,及时向中方提供大量医疗援助物资并派专家赴华开展防疫合作与交流,这也是新冠疫情期间来华援助的首个外国防疫专家组。同样,在中国疫情趋缓后,中方也优先向俄方提供大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第一时间向俄方派去有抗疫经历和经验的医疗专家组。同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俄元首三次电话沟通,协调两国开展疫情防控合作。普京一再表示,中国政府为抗击疫情采取了卓有成效的举措,不仅控制了国内疫情,还向遭受疫情的国家及时伸出援手,为保护世界人民健康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强调一些人试图在病毒源头问题上抹黑中方的做法不可接受,中国的抗疫行动是对个别国家挑衅和污名化中国的有力回击;俄方将同中方坚定站在一起,加强抗疫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密切在联合国等框架内沟通配合。习近平主席也反复强调,在抗击疫情特殊时刻,中俄相互支持、守望相助,体现了新时代中俄关系的高水平。中方愿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各国一道,加强国际防疫合作,携手应对共同威胁和挑战,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三)中俄元首引领两国关系再上台阶
中俄元首在重大节日互通电话或互致贺函,延续着年度互访和在多边场合举行双边会晤传统,就两国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协调立场。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重要节点,两国元首着眼世界形势变化,顺应两国人民共同愿望,全面总结两国关系发展历史经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引领双边关系朝着更高发展目标迈进。此外,双方还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中俄关系的新定位为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中俄关系与过去两国关系相比,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说都将是一个质和量的大幅提升,预示着中俄关系和务实合作将在原有基础上加速深化和发展。正如拉夫罗夫外长所说,两国元首宣布俄中关系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们将在所有领域给予对方更多的支持”。[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