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的地位与战略作用

一、上合组织的地位与战略作用

地缘政治理论鼻祖麦金德曾把欧洲大陆中心和占据这个中心位置的国家称为世界政治“枢纽地区”及其“枢纽国家”。由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领导人创建的上合组织正位于这一区域。经过成员国10多年不懈努力,如今,当初这个并不起眼的“论坛俱乐部”已出乎人们预料发展成为一个内部矛盾最少、效率最高、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国际组织。

(一)应时代潮流而生

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1989年11月,两国就7000余公里的边界地区相互减裁军事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问题开始谈判。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先前的中苏边界双边谈判变成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组成的联合代表团“两方五国”谈判形式。经过长达7年22轮谈判,“两方五国”就增强军事领域互信和裁减“后苏中”边境地区军事力量问题达成一致。1996年4月26日,“上海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随即,这一谈判形式被正式称作“上海五国”。1997年4月24日,五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的《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

“上海五国”机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就有关历史遗留边界问题的解决,促进了中国与四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1998年7月3日,“上海五国”元首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行第三次会议,与会各国代表首次各自作为“上海五国”谈判机制独立一方参与活动,结束了此前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两方双边”形式,成为“上海五国”机制质上的根本转变,也为后来将其发展成上合组织创造了重要条件。2000年7月5日,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以主席国客人身份首次出席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海五国”元首第五次会晤。2001年6月14日,乌兹别克斯坦以完全平等身份加入“上海五国”。15日,六国元首举行首次会议,在充分酝酿和协商基础上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告上合组织正式成立。

上合组织成立正值世纪之交,也是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贩毒、非法移民和跨境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威胁日益严重之时。而“上合组织一问世,即迅速赢得声望”,并很快成为“广袤欧亚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2]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不无感叹地表示,作为地区和国际最重要的一支稳定力量,上合的“诞生是多么及时、多么高瞻远瞩和深思熟虑的一个决定”,对打击“三股势力”、遏制非传统威胁的蔓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3]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也认为,“在欧亚地区建立上合组织符合时代要求”。[4]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则表示,“在新千年到来之际,各成员国在建立上合组织的时候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抉择”。而“实践证明,上合组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出现是大势所趋”。[5]上合组织成立及其所取得的成就是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进程做出的客观回应。

(二)上合组织的地位及影响与日俱增

经过10多年发展,上合组织已成为一个有着极高威望的多边合作组织,其影响已远远超出地区范围。正如俄罗斯总统上合事务特别代表列昂尼德·莫伊谢耶夫所称,10年来,上合组织已变成超出地区范围的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成为多极化保证者之一。没有它的参与甚至不可能有效解决很多国际问题。

1.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上合组织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北抵北冰洋,南至印度洋,东邻太平洋,西连整个中东和欧洲,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6个成员国的领土面积超过3018万平方公里,人口15.25亿,接近世界的25%。如果加上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上合组织覆盖范围已达14国,幅员3716万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陆面积的60%,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40%。从地理上讲,上合组织已“是一个从太平洋沿岸到波罗的海的典型欧亚组织”。[6]就领土、人口、军事和经济实力而言,上合组织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的地区组织之一。

2.影响及国际交往不断扩大

2002年11月,上合组织成员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与其他国际组织及国家机构临时关系方案》。2004年12月,上合组织获得联合国大会观察员地位。2005年以来,上合组织秘书处先后同东盟秘书处、独联体执委会、欧亚经济共同体、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和联合国秘书处等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上合组织所建立的合作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对外交往不断扩大。联合国大会连续三次通过有关与上合组织合作的决议,2011年6月14日,上合组织与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商定在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领域加强合作。

与此同时,上合组织秉承的“上海精神”也越来越被更多国家所接受和向往,不少区外国家也希望加入或表示欲与上合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自2004年6月给予蒙古国观察员国地位后,上合组织又相继给予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观察员国地位。2009年6月上合组织给予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对话伙伴地位后,又于2012年6月给予土耳其对话伙伴地位。2012年以来,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乌克兰等国也相继向上合提出给予其观察员国地位的申请。[7]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加入上合组织或与上合组织建立联系的事实“也令人信服地表明,上合组织作为国际组织的存在是极其必要的”。[8]如今,“上合组织已成为一支重大力量,人们看重它,看重它的意见,希望与它合作。上合组织是业已存在的一种地区现实,对世界进程的影响越来越显著”。[9]

毋庸置疑,上合组织已成为“二战”以来整个欧亚大陆从未有过的东亚、西亚、南亚、中亚高加索地区,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趋之若鹜地希望加入的一个多边区域组织,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变量。

(三)上合组织的战略作用持续显现

应该说,历史和现今欧亚大陆或有过或目前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较有影响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但很少能有像上合组织这样被更多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各异国家的青睐,以致“即便过去了10年紧张岁月,国际社会仍没有完全认识到上合以其自身的存在为强化国际安全做出了多么重要的贡献,以及因这一独有的国际组织的存在使我们避免了多少灾难”,从而“极大地促进和巩固了地区和全球安全,有效应对了当今时代的挑战和威胁”。[10]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上合组织为成员国睦邻互信和互利合作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搭建了广阔舞台。

1.填补了两极世界格局解体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板块的真空

2011年6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撰文指出,两极世界颠覆的结果之一是战略不确定性在全球和地区层面上的蔓延以及“地缘政治真空”的出现。世纪之交,过去习惯上由两个力量中心来协调解决的许多至关重要的国际安全问题呈现出“悬”而未决之态。现实迫切需要新的机制和观点来解决安全与合作问题,而这种非同寻常的机制很快就以新的国际结构形式出现在了欧亚地区——“上海五国”中。上合组织的出现正是“欧亚地区对时代挑战的回应”,[11]是苏联解体后地区和世界发展进程使然。在两极格局崩溃的大背景下,上合组织在构建欧亚地区安全体系上具有独特优势,填补了两极世界格局解体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板块出现的“真空”,在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和维护地区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上合组织国家正好处在抵御宗教极端主义这类地区和全球威胁的前沿。事实上,是我们把一大部分风险吸引到自己这方面来,就像一面盾牌为世界许多地区遮挡可能出现的危险,这其中也包括欧洲和整个跨大西洋联合体”。所以,“总的看来,应该说上合组织能够有效应对21世纪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12]

毫无疑问,上合组织适应了新形势下解决地区安全和各种形式合作问题的迫切需求。正如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所言,上合组织不仅是一个有影响的国际组织,而且在“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已成为当代地缘政治决定性因素之一。[13]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认为,作为最有效、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的多边组织之一,上合组织为巩固互信、发展睦邻关系、寻求建设性解决地区安全所面临的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合组织的成立有效应对了21世纪的威胁和挑战”,它“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在广阔的欧亚空间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如果没有上合组织将会是什么样子”。上合组织“对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合作、加强互信和相互了解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14]

尽管“9·11”后“美国加强了其在中亚的影响,但中亚国家、中国和俄罗斯在安全保障方面仍将发挥主导作用”。而“上海合作组织仍是地区稳定的积极因素”。[15]正如“俄罗斯之声”所称,上合组织发展的新前景显示,该组织成了抵制现代威胁的实际机制和逐步演变为一个全面的世界政治和经济中心。[16]上合组织改善了欧亚大陆的安全状况和中国同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睦邻友好的地缘政治环境,使地区和国际格局发生深刻演变,也使整个欧亚地区的力量对比出现变化。从这一意义上讲,“上合组织有可能成为后危机世界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极”。如今,“不仅其成员国这样说,且那些希望加入或只是在审视,甚至一些既嫉妒又害怕的人也这样认为”。因为“上合组织以其前景和潜能在吸引着人们”。[17]上合组织已成为当今地缘政治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2011年6月上合组织元首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宣言》继续强调,10年前关于成立上合组织的决定是经得起检验的历史性战略抉择,它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有效应对了当代各种威胁与挑战。

2.实践“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和国际安全模式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大多通过增强本国军力或加强与军事集团关系来确保本国安全。上合组织从成立之日就宣布其建立“不是针对第三国的军事政治集团”,而是“一个主要以和平和非武力手段争取实现既定目标和任务的组织”,反对任何“冷战”抑或“集团”思维及其行为,将维护和促进欧亚大陆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区域性合作作为战略定位。同时,上合组织还提出新的安全理念,即通过成员国增强军事互信、相互裁减边境地区军事力量来实现彼此的安全。10多年来,“上海精神”和上合组织倡导的新安全观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和崇尚,也使上合组织从起初被西方担心会变成“东方北约”和独立于西方和国际能源市场的“反美+东方能源俱乐部”组织,逐渐成为被国际社会看好的一个探讨新安全观和构建和谐地区及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平台,为不同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国家和组织寻求共识、实现共同利益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上合组织是唯一真正非联盟性质的地区组织,它在自己的责任区内做着保障安全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上合组织是无可替代的。”[18]《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阿斯塔纳宣言》指出,上合组织将在国际法准则与原则、非集团化和照顾各国合法利益基础上建立公开、透明和平等的安全与合作架构。201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关于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区的宣言》继续强调,“成员国不参加针对其他成员国的联盟或集团”,呼吁国际社会依照国际法、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彼此间或与其他国家间出现的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推广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3.成为促进和平和构建和谐世界的稳定器

上合组织从成立之日就把维护成员国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中俄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决策解决包括类似西亚北非地区局势、伊朗和朝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着无可争议的重要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防力量和安全执法能力也足够应对本地区的非传统威胁,“对维护本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上合组织为维护本地区和平与稳定所做的努力,也是对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的重要贡献”。[19]《俄罗斯之声》中文网站发文称,上合组织不仅对地区,也对世界力量平衡起到保障作用。上合组织已成为多极化保障人之一,成为构建多极化世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从这一角度看,上合组织无疑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以及国际战略平衡的稳定器。它通过构建本地区和谐友好伙伴关系,促进世界和平、公正、民主与多元化进程,推动了各国和全人类的进步与繁荣。2006年6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地区合作的新型体系,上合组织有望成为全球安全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另一角度讲,由于冷战结束后美国及其盟友继续在全球“推行谋求霸权的政策,颠覆它们不喜欢的政府”,上合组织作为横跨欧亚地缘政治板块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对阻遏美国单边主义也有重要意义。因为“上合组织的力量在于它是一股默默抗衡美国及其盟友的力量”,在“与这种恣意专横行为抗衡”。[20]同时,“上合也可以弱化美国在中亚主导反恐战争的影响力”。[21]所以,上合组织“在更多时候有助于中俄两国寻求合作与共同利益、遏制西方的影响力。[22]2011年和2012年,上合组织元首接连以峰会宣言形式表达对西亚北非动荡局势的关切,呼吁有关各方严格遵守国际法准则,尊重有关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恪守不干涉内政、反对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政权更迭”,强调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的核心作用。纵观上合组织作为一个重要国际组织的发展历程及其所解决问题的层次和规模,“可以说它已经超过一般区域联合体的范畴”。如今,“没有上合组织直接参与,这一广大地区面临的任何重大问题都不可能得到有效和相应的解决”。[23]目前,不仅上合组织成员国,而且很多国际组织代表、一些国家的外交官以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也认为“上合组织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积极因素”。而“这个因素对世界和地区局势产生着越来越深远而广泛影响”。[24]

4.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助推器

上合组织拥有金融、经济、科技、军工和人口方面的巨大潜力。截至2010年底,上合组织国家的黄金外汇储备超过3.6万亿美元。“正是多数成员国拥有的雄厚黄金外汇储备这一‘安全枕’使得本组织能够化解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而“像上合这样的权威国际组织恰恰成为世界金融架构根本性变革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在助推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将“直面时代挑战并发挥特殊作用,使全球经济朝着更公正、更理想化的方向革新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上合组织“不仅可以成为后危机世界强大的金融经济一极,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制定决策的重要政治中心”。[25]近年来,在欧美经济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上合组织成员国大多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截至2011年底,6个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46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5.1%,其整体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3%,其地缘政治和经济优势再次显现,上合“经济圈”成为后危机全球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