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亚全面渗透

一、美国对中亚全面渗透

美国觊觎中亚已久,1992年苏联刚一解体,美国即通过“民主过渡”的《支持自由法案》,敦促和帮助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前苏国家加速民主进程。“9·11”事件则为美国全面进军中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随着中亚大门的彻底开启,美国对该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开始全面渗透,中亚国家“独闯世界”的心理骚动空前显现,昔日苏俄一统中亚战略格局被完全打破,俄罗斯面临着能否继续维系对中亚传统影响的严峻挑战。

(一)积极推进民主改造进程

美国发动反恐战争并没有放松通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对中亚国家的民主改造。“9·11”后,索罗斯基金会所属的“开放社会”研究所专门设立中亚项目组,负责支持中亚国家流亡海外的反对派向本国当政者发难。2002年初,美国欧洲和欧亚事务助理琼斯在出访中亚时表示,“美国应进一步长期支持中亚五国的民主制度以及当地非政府组织和独立的新闻媒体。我们在与该地区国家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同时,还应该加强遵守人权的工作”。[14]在美国的不断游说和压力下,2002年以来,乌兹别克斯坦相继释放了800余名政治犯,并批准反对派“团结党”重新登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同时允许美国为乌兹别克斯坦维权组织建立资源中心和培训工作人员拨款。卡里莫夫总统甚至公开表示,美国为乌兹别克斯坦做了独联体其他国家做不了的事情。在消除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边境地区紧张状态和危险性方面起关键作用的是美国、美国的决心及其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而不是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成员国。这是近5年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边境受到塔利班武装侵袭时得到的有力帮助。[15]在美国策划下,2005年3月,被誉为“中亚民主之岛”的吉尔吉斯斯坦爆发震惊一时的“郁金香革命”,过分亲俄的政府被反对派推翻,阿卡耶夫总统辗转逃往莫斯科。2012年7月,美国负责中南亚事务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在参议院阐述“美国在中亚存在的总则”时承认,美国又对2011年10月吉尔吉斯斯坦“二次革命”后的总统选举给予了资助。

(二)加强军事渗透

“9·11”后,美国以开辟通往阿富汗反恐战场运输线、物资转运、技术经停、迫降机场等名义,先后获取了包括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空军基地、乌兹别克斯坦汉纳巴德空军基地和杰尔姆兹基地、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空军基地、塔吉克斯坦库利亚布基地和土库曼斯坦马雷–2号空军基地,顺理成章地实现了在中亚的军事存在。为扩大对中亚的军事存在,2004年,美国抛出“里海保护”计划,帮助中亚里海国家建立里海水域监控系统,组建特种部队保护里海能源外运通道安全。华盛顿始终强调美国是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有其重要战略利益,不断加大军事渗透力度,试图使“它们成为美国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内部的特殊伙伴”。[16]

为达到长期在中亚军事驻扎的战略目的,虽然塔什干在“安集延”事件后断然关闭了美军基地,但华盛顿对卡里莫夫总统不但不急不恼,反而大打“美元攻势”。美国国务卿赖斯在随后的中亚之行期间明确表示,不管塔什干采取什么样的对美立场,华盛顿都将与塔什干加强合作,以期卡里莫夫总统“浪子回头”,允许美军重返军事基地。吉尔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后,新上台的巴基耶夫政府没有完全倒向西方,在美军驻吉基地租金上向美国漫天要价,甚至下“逐客令”,但布什政府始终对其保持极大克制,不但不过多怪罪,还对其百般呵哄,亲和友善异常。2005年10月,美国国务卿赖斯访问比什凯克,不但保住了美军事基地,还获准将乌兹别克斯坦汗阿巴德撤出的美军转往马纳斯基地。2006年9月,吉尔吉斯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扎米尔·莫尔多舍夫少将表示,“近年来,美国为提高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国防能力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优先方向之一”。[17]“9·11”后,美国不断通过军事援助等手段强化其在中亚的军事存在,构建了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陆路及乌兹别克斯坦空中的集铁路、公路和空中三位一体的立体物资运输网络,极大地增强了其在中亚的作战机动能力,削弱了俄罗斯在本地区的影响,使中亚地缘政治发展趋势朝着有利于己的方向发展。

(三)以“新丝绸之路”主导中亚地区经济命脉

近年来,美国在推进中亚“民主改造”和“大中亚”计划同时,不断变化手法,迎合中亚国家某些需求又推出“新丝绸之路”计划,以建立排斥俄罗斯的欧亚大陆腹地区域经济合作机制。2011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正式提出,构建以阿富汗为枢纽,将南亚、中亚和西亚相连接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以打造以阿富汗为轴心、绕开俄罗斯和中国的能源南下、商品北上过境运输和经贸通道链条,将中亚和南亚连成新的地区经济利益共同体,进而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新地缘政治经济板块,为美国进一步介入中亚地区管理机制和主导地区发展进程,进而削弱俄罗斯在中亚影响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为此,美国拟于2020年前与西方国家共同向有关项目投入200亿美元,并推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参与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和南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中亚能源南下外运通道,构建以阿富汗为核心、贯穿中亚—南亚,涵盖陆空交通、天然气、电力输送综合联通体系,同时,支持塔吉克斯坦修建面向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的输送电网。希拉里·克林顿声称,“美国是唯一具备在亚洲建造一个新秩序资格的国家”。[18] 2012年7月,美国负责中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特·布莱克在参议院听证会上强调,“为致力于构建以阿富汗为核心的经济与运输枢纽,美国必须“推动中亚国家对该计划的支持”。[19]在此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已修建了从其边境小镇海拉坦到阿富汗的马扎里沙里夫铁路。土库曼斯坦也表示积极参与通往阿富汗,经巴基斯坦至印度的天然气管道项目。美国通过“新丝绸之路”计划将中亚国家从俄罗斯主导的一体化进程中剥离出来的图谋已经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