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深层矛盾依在

三、彼此深层矛盾依在

2010年俄美关系虽有大幅改善,但由于两国结构性矛盾难以消除,双方在地缘政治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歧没有明显改观。

(一)政治互信缺失严重。美国口头中止在波兰和捷克部署东欧反导系统计划,背地里却改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部署,使俄罗斯对美国更加不信任。两国虽签署了新核裁军条约,但俄罗斯为确保“维持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网络的能力”,并没有满足美国将双方核弹头削减至1000枚上限的要求,美国也最终拒绝了俄罗斯将彼此运载工具削减至500—550件的立场。正是由于战略互信的严重缺失,两国在旧条约到期后又拖数月,直到“国际核安全”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临近,才互有妥协得以签署。尽管俄罗斯为营造梅德韦杰夫总统访问美国的气氛,对美国在波兰部署“爱国者”导弹和派兵驻守保持克制,但美国保守派仍对“具有极强民族自尊心”的俄罗斯领导人是否真心奉行“温和的”对外方针持怀疑态度,不相信俄罗斯对美国继续挤压其战略空间视而不见,同时还怀疑俄罗斯主动冻结向伊朗出售非禁武器合同的动机。而且,双方在美国在中亚驻军问题上的芥蒂依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指责俄罗斯对美国驻马纳斯空军基地问题上口是心非,实行“双轨政策”,称俄罗斯“一方面发出愿意与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进行合作的积极信号,另一方面,却在对美国来说显然是十分重要的机场问题上与其对着干”。特别是“维基揭秘网”披露的美国外交密电显示,美国2010年初与北约秘密制订的“反俄罗斯机密军事计划”仍视俄罗斯为潜在的军事威胁。

(二)地缘政治冲突依旧。两国战略取向不兼容。美国暂时搁置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议程,但却推动北约于2010年初启动了乌克兰加入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程序,并无视乌克兰新领导人明确表示不再寻求加入北约的声明,继续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刊发署名文章,称亚努科维奇总统“仍争取乌克兰在可见未来加入北约”。美国虽对萨卡什维利总统的“莽撞”不满,但仍坚定地站在这一亲美反俄政权一边,继续按“北约标准”训练格军并向其提供军事装备,派驱逐舰访格鲁吉亚,举行联合军演,保持与其密切战略伙伴关系。俄格冲突至今,美国已向格鲁吉亚提供大约10亿美元军事援助。在西方特别是美国资助下,格鲁吉亚在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方面的实力不仅已恢复,且还超出俄格“五日战争”前的水平。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借访问格鲁吉亚“安抚之旅”继续为其壮威打气,宣称美国坚决支持格鲁吉亚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敦促俄罗斯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撤军,还借出访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之机,插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冲突,旨在动摇俄罗斯解决此问题的传统影响。美国还不断强化在东欧的军事存在,花巨资扩建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军事基地。2012年后,美国在欧洲的高度机动性快速反应部队三分之二兵力将集中于该地区。美国防御前沿将从德国东部边境推至与中东、高加索和俄罗斯相邻的黑海。2018—2020年,在罗、保两国部署的“标准–3”型反弹道导弹和“战区高空区域防御”(THAAD)导弹系统也将相继完成。与此同时,美国也没有停止对中亚的投入,试图寻找新的军事立足点,增强其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欧亚接合部和腹地的影响力。

俄罗斯则将美国在其原有势力范围发展亲西方势力和不断扩大军事存在视为对本国的现实和潜在威胁,其外交新政在强调大力发展与美国和西方大国关系时,也没有放弃重建俄罗斯势力范围的战略,提出要“依靠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客观优势”,“积极抵制地区以外势力干涉俄罗斯联邦与独联体”,以及“非一体化、分裂和使俄罗斯联邦脱离地缘战略圈的做法”,提出要充分利用欧美海外投资不足的有利时机,“扩大俄罗斯在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存在”。为此,即使在积极“重启”对美国关系过程中,俄罗斯也没有停止反制美国对其挤压的行动。在“外交高压”致使亲西方的乌克兰总统尤先科败选,继而成功助亲俄势力重掌乌克兰最高权力后,俄罗斯又力挺吉尔吉斯斯坦反对派再次夺权,使本地区对美国博弈态势朝着有利于己的方向转变。俄罗斯并不讳言,称其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回应华盛顿在俄罗斯的地缘政治范围策划的‘颜色革命’”。[68]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加紧在美国后院“排兵布阵”,加强与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和古巴等反美色彩较浓国家的军事合作,积极筹划在该地区建立俄罗斯海军基地和导弹基地,回击美国在俄罗斯周边渗透和部署反导系统的行动。俄美地缘政治冲突仍是两国建立实质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最大障碍。

(三)价值观分歧未减。奥巴马不再沿袭前任在“后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激进做法,但在“后苏”空间推行美式价值观的既定方针没有改变。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仍然反复强调,“美国支持对外拓展民主与人权”,并一语双关地称“支持俄罗斯国内有关强化执法、建立负责任政府及尊重普世价值的努力”;表示“在积极寻求俄罗斯在欧亚大陆发挥负责任伙伴作用的同时”,美国“还将支持俄罗斯的邻国能够保持主权与领土完整”;声称唯有“尊重人权和民主价值观的国家”才能成为美国的“强大伙伴”。美国的保守派和一些媒体还敦促奥巴马应抓住梅德韦杰夫访美之机,促使俄罗斯向西方的人权和民主标准看齐。7月,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推进自由和民主》年度报告继续批评俄罗斯在民主和法制方面存在问题,强调“美国继续支持(俄罗斯)民主改革家和维权人士,帮助俄罗斯建立负责任和有代表性的政治机构、公民社会、独立媒体和强大的独立司法”。俄罗斯则坚持“主权民主”原则,对美国无端指责严加驳斥,称美国“还在用民主‘腐蚀’的传统字眼描述俄罗斯的民主状况”。跟“干涉(俄罗斯)内政无疑”;认为“该报告的内容只能证明‘谁不与美国合作,谁就不民主’原则的荒谬”。俄罗斯外交部随即重申,“民主的发展方向不是由美国国务院选定的,而是由相关国家人民自己选择的”,批评“美国当局某些领导人建立在双重标准之上的言论未必适当”。俄罗斯外交新政也强调要“在国际论坛和双边关系中大力宣介俄在民主和人权方面的态度和立场”,反对西方在民主和人权中推行“双重标准”,并在小布什策动“民主风暴”若干年后,重整旗鼓,以“文武两手”夺回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继而在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连连得手,使俄美地缘战略攻防态势发生有利于俄罗斯的转变。

(四)安全观依然对立。奥巴马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继续强调,“美国持久的利益就是美国、美国公民以及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安全”。他口头上虽然表示要撤销在波兰部署东欧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但却仍然坚持在距俄罗斯边界仅60公里处的波兰境内部署“爱国者”导弹和军队,并酝酿构建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欧洲更大范围、机动性更强的导弹防御网络。这与俄罗斯着力打造“从温哥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欧洲大西洋地区和欧亚地区的统一安全空间”安全战略严重对立,不时引起俄罗斯要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导弹和以战略核潜艇在北极冰层下连续试射洲际导弹的强烈反应。俄罗斯外交新政强调要“在国际事务中,围绕对各国符合时代需要的一致要求发展模式制定统一日程,协调集体力量,有效抵制对安全的威胁和挑战”;要“努力使美国放弃在欧洲部署可能破坏俄罗斯联邦遏制力的全球反导系统的单方行动”;主张建立欧洲的统一安全空间,反对将俄罗斯排除在外的欧洲“独立”安全体系。俄美安全利益相悖使两国难以根本改变将对方视为潜在威胁和战略对手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