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发展前景
17年来,“上合”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取得长足发展。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又给“上合”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成员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人文元素更加多样化,“上合”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上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将更大。
(一)“上合”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将大幅提升
扩员后,“上合”所涵盖的幅员面积已从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延伸至南亚,直至印度洋海域欧亚大陆四通八达的核心地带,人口从占世界25%增加至44%,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4.5万亿美元,占全球的近三分之一,成为国际上人口最多、幅员最大的区域性组织。最重要的是,上合“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所秉持的“上海精神”被广泛认可。由于“上合”不但有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还有三个“金砖国家”和四个“有核国家”,其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进国际经济秩序改革等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大为增强。印巴的加入还使“上合”将打击中亚“三股势力”和南亚及中东恐怖组织结合起来,使其安全合作区域纵深进一步扩大。如今,“上合”已发展成为“二战”以来整个欧亚大陆从未有过的,甚至欧洲一些国家都趋之若鹜想加入的一个多边区域组织,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变量。
(二)“上合”多边经贸合作呈现稳步发展前景
经过10多年共同努力,2014年,各成员国正式签署《成员国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及其附件,打破了长期以来制约“上合”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瓶颈。2016年,各成员国又批准《2017年至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和《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专门账户)下一步工作》等涵盖贸易、投资、金融等合作文件,强调继续就建立“上合”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开展工作对促进地区经贸和投资合作十分重要。2017年,“上合”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会议重申,“上合”首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民众福祉和生活水平,各方要继续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贸易、产能、能源、交通、铁路、投资、金融、农业、海关、电信等共同感兴趣领域的合作;深化多边交通运输领域合作,包括新建和升级现有国际公路和铁路运输走廊,规划高速干线、落实多功能物流中心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合作项目;支持进一步巩固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和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防止国际贸易关系碎片化,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将在专家层面就建立“上合”开发银行和发展基金继续磋商、制定共同方案,不断推进投资等优先领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拉紧成员国间的利益纽带。在此背景下,继中吉乌公路建成并正式运营以来,拖延已久的中吉乌铁路建设项目又取得积极进展。
(三)“上合经济圈”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2012年,上合成员国外贸总额和经济总量已从2001年占世界的8%和4.8%双双增加至13%。2016年,中国同其他成员国的贸易额从2001年的120亿美元增加到937亿美元。印巴成为正式成员国后,“上合”经济实力和区域合作潜力进一步增强,原有的中国、俄罗斯和中亚“上合经济圈”扩大至南亚地区,为成员国开展多边经济合作开辟更广阔空间。2017年,中国与其他成员国的贸易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176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印双边贸易额也创历史新高,为8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3%,中国企业对印度实际投资累计超过80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主要国家,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给区域经济合作增添了新动能,必将促进“上合经济圈”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为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四)中印关系和印巴矛盾将有进一步沟通的条件
印度加入“上合”除了寄望于借助“上合”影响来提高自身地位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不想失去参与“上合经济圈”诸多项目的商机以及与“上合”成员国尤其是中亚国家加强反恐和经贸合作的机会。虽然印度与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存有分歧和矛盾,可印度与中国在多边舞台仍有过诸多成功合作先例。无论是巴厘岛气候大会,还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印度都与中国及“基础四国”其他伙伴一直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充分展示了发展中国家“集体发声”和“抱团”维护共同利益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印度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和金砖国家,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合作机制中与中俄和中亚成员国的合作也十分顺畅。何况,印方已有改善对华关系的强烈愿望。印度前驻俄罗斯大使阿贾伊·马尔霍特拉曾明确表示,印度不抱成见地秉持开放和积极态度加入“上合”,将“建设性”地参与“上合”框架内的所有合作领域。2018年3月,莫迪总理在习近平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祝贺,称印方愿同中方密切高层交往,深化双边关系,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协调合作,推动印中关系取得更大进展。印度外长斯瓦拉吉在访华期间表示,印方将全力支持中方办好“上合”青岛峰会,并将与其他成员国一道,推动“上合”为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繁荣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同年4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两位领导人通过此次会晤,进一步加深了对各自发展战略和改革措施的理解。莫迪总理重申,印中保持频繁的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深化合作,符合两国和本地区发展繁荣的共同利益。印方愿同中方携手共同努力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同样,印巴成为正式成员国总比两国以观察员国的松散身份有限参与“上合”有关合作要好得多。而且,加入“上合”也使印巴又多了一个解决或管控两国分歧和矛盾的重要平台,“上合”的相互协作将有助于两国找到新的利益共同点。
综上,经过17年的发展,“上合”已成为一面和平发展的旗帜,其影响大大超出地区范围,成为一个有着极高威望的多边综合性合作组织。“上合”组织“和平与合作”的理念已成为成员国发挥各自优势、开展长期互利合作的准则,并被越来越多国家广泛认可。历史和现今的欧亚大陆或许有过,或目前依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较有影响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但都很少有像“上合”这样,被更多不同意识形态和制度各异国家青睐。展望未来,“上合”活力不减,发展前景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