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多联少 整合期艰难
十年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各国都没有将发展独联体内部的关系放在对外政策的重要位置上,更不用说首要位置。所以,十年来,独联体成员国虽然共同签署了千余份旨在协调和发展苏联地区各国间合作和一体化文件,但据俄杜马独联体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切霍耶夫认为,真正生效的却只有4%—5%。松散的、“独立意识很强的独联体各国缺乏可信赖的领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导致大部分文件对各成员国基本上没有约束力”。而俄罗斯千方百计忙于与西方交好,保持和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也主要是基于从保护俄在这些国家的侨民方面考虑,并没有将独联体视为莫斯科巩固原有大国地位的战略依托。另外,由于一方面独联体各国对俄仍存有戒心,另一方面这些国家面对各自国内百废待兴的局面,忙于“四处投医”,形不成合力,使独联体难以统一步调,也是独联体“离心力”增大的一个原因。
为了摆脱和扭转独联体国家间这种不联又不合的局面,俄罗斯不断改变策略,甚至采取“恩威”并重的手段,加大“拉联”力度。在用传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影响这些“游离”于独联体和西方之间的国家同时,加大了与一些国家在军事上的互动甚至结盟。另外,俄罗斯还利用乌克兰、摩尔多瓦、格鲁吉亚等国依赖俄的能源供应和拖欠俄的债务等因素,“压拉”促联。
尽管如此,由于独联体各国经济普遍恶化,俄罗斯经济持续衰退,俄难以满足独联体各国在政治、经济上对俄的需求,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对独联体缺乏信心,使俄难以根本扼制独联体离心力进一步加大的趋势。1999年4月20日,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乌兹别克斯坦不愿再受俄罗斯摆布,最终退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另辟他径保障国家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格鲁吉亚、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和摩尔多瓦5国参加北约50周年庆典后的第二天,即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了“古阿姆”联盟,其目的明显是反俄罗斯的。事实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俄罗斯争夺独联体国家的较量由来已久,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据统计,美国每年向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提供的援助和各种专项资金就高达22亿美元。欧美与这些国家签订的意向性能源投资协议额近千亿美元。乌克兰早在几年前就已成为仅次于以色列、埃及的第三大美援接受国。“9·11”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反恐,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的拉拢和争夺。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已经得到,且今年还将陆续得到西方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援助。最近,俄罗斯已有人担心,在西方强大的“黄金雨”攻势下,“俄罗斯在团结独联体国家和建立集体安全体制方面所做的10年努力”有可能“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