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和影响国际战略平衡的关键变量
尽管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指标既不均衡,也不稳定,但就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可独立采取重大外交和军事行动来讲,俄罗斯仍属于仅次于美国的可影响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的世界性大国。退一步说,“俄罗斯或许是一个长期衰退的大国,可它仍具有为西方制造大麻烦的能力”。[64]
(一)具备独立应对内外挑战的客观条件
首先,俄罗斯政局空前稳定。一方面,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确保了普京总统能够实施垂直和高效领导。另一方面,虽然反对派对普京执政路线存有非议,可在野党既没有可与普京比肩的领军人物,也拿不出破解外交困局的更好方略,这使得普京的执政地位始终坚如磐石。即使是2014年以来欧美对俄制裁不断升级,俄罗斯陷入旷日持久的内外困境,普京的支持率也依然不降反升,对其内外路线认可的不仅来自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和广大民众,还有相当数量的在野党和超党派人士。国家杜马中的议员甚至无视党派属性而代表“普京派多数”,即如果杜马选举结果中“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者人数不足,需要在其他政党中寻找普京方针的支持者,那么,未来的杜马将会全是无视党派属性的亲总统议员。普京的功劳与力量在于他没有沦为精英操纵的傀儡、充当精英的领袖,而是选择了一条最难走,但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即直接诉诸普罗大众。俄罗斯公民社会发展基金民调显示,尽管普京向叙利亚派兵作战受到质疑,来自西方制裁的压力加大,国内社会和经济形势恶化以及发生了其他与总统有关联的一系列国际和国内不利政治事件,但普京的支持者人数仍旧稳定,82%的受访者认可普京的工作,84%的人可能在未来大选中投他的票。[65]正如俄罗斯前副总理、现总统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所言,俄罗斯国家现有的模式始于信任,亦靠信任加以维系。这也是其与传播不信任和批评的西方模式的根本区别所在。俄罗斯远比欧洲媒体所想的更加长治久安。“新世纪,我们的新国家将在新世纪谱写持久和光荣的历史。俄罗斯不会垮,它将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并在地缘政治博弈的超级联赛中赢得并保持前三地位。所有要求俄罗斯‘改变行为’者迟早都会接受这样的现实。”[66]俄罗斯专家也普遍认为,即使在普京离任后,俄罗斯同样能够高效运作。因为,普京的思想和经验“已嵌入国家最高权力的运作机制当中,现代化的俄罗斯国家管理模式已然出现”。这正是俄罗斯国家实力及稳定的保障,而这样的国家也是人民翘首期盼的。他的继任者会轻松无比,他们无须努力夺回已被精英私有化的最高权力中的某些职能,也不必花费数年来恢复国家最起码的可治理性。倘若未来的最高统治者延续普京的路线,那么,我们的政治体制不只会稳定,而且还能不断地自我发展与完善。[67]
其次,俄罗斯具备应对来自外部施压的“自给自足”条件。俄罗斯人口占世界的3%,自然资源却占全球的40%,位居全球第一;森林面积多达8.09亿公顷,是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占全球的20%。俄罗斯还是全球水系最为丰沛的国家之一,仅贝加尔湖的淡水储量即占世界的五分之一,煤炭储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俄罗斯也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世界的40%和45%。俄罗斯还是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2015年,俄罗斯出口粮食3500万吨,超过美国和加拿大,成为全球粮食市场上主要的出口大国之一。所以,从理论上讲,虽然俄罗斯并不完全符合世界性大国的基本特征,但由于俄罗斯是世界上少有的能“自给自足”的大国,具备抵御自然界和人为的外来压力的客观条件,就连西方政客也不否认,俄罗斯可能正在衰落,可它依然是世界舞台上的主要大国。[68]
(二)拥有参与全球治理的实际能力
冷战结束后,除继承苏联享有的一些国际和地区组织资格外,俄罗斯还先后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东盟区域论坛、七国集团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机构。新千年以来,俄罗斯更是成为参与多边舞台事务十分活跃的大国之一,常常成为美欧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推行强权政治难以逾越的障碍,并在国际反恐、伊拉克危机、伊核问题、朝核六方会谈、中东和平进程以及叙利亚危机等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2001年6月,俄罗斯与中国和中亚四国共同成立上合组织。2002年5月,俄罗斯与北约建立其拥有部分权力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NRC)。2008年的新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提出,未来俄罗斯将力争成为能够影响国际秩序新构架的中心之一。[69]2009年6月,俄罗斯与中国、印度和巴西创建金砖四国机制。2011年12月,俄罗斯成功加入世贸组织。通过上述多边合作平台,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不断加深。2013年以来,俄罗斯先是不怕得罪美国,在国际上鲜有国家对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雇员爱德华·斯诺登避难给予回应的情况下毅然为其提供政治避难场所,而后又“以化武换和平”方式成功阻止美国等西方国家试图对叙利亚进行军事干预的图谋,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有关各方共同斡旋,成功促成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解决协议。倘若说20世纪90年代无人倾听俄罗斯在解决世界诸多危机问题上的声音,如今情况已然不同。正如俄罗斯前副总理苏尔科夫所言,俄罗斯作为世界性的大国地位已经得到显著恢复,“终于停止了分崩离析,开始恢复元气并日益强大起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被赋予的角色不再人微言轻”,因为,历史“不允许我们从舞台退场或在跑龙套中沉默”,俄罗斯已是先前未曾经历过的新型国家,其独特性与生命力已得以彰显。[70]其实,在决定出兵叙利亚、与美国“共同”调解一系列与叙利亚冲突有关问题的行动中,“俄罗斯就已重新赢得了具备第二大全球力量和世界第二大国的地位”。[71]可以说,“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目的之一便是迫使美国承认俄罗斯是一个世界大国”。因为,“除了美国或其盟国外,还没有哪个国家敢如此大动干戈”。[72]就连西方主流社会也对俄罗斯的变化刮目相看。英国波特兰公关公司承认,自21世纪前10年中期起,俄罗斯为改变自己的国际形象付出了“巨大”努力。俄罗斯“恢复了外交影响中心的地位”,与美国共同领导了叙利亚问题的国际和谈。法国《费加罗报》刊文称,俄罗斯通过干预叙利亚的行动摧毁了冷战后的欧洲秩序,使其重新跻身外交舞台一流行列。俄罗斯还成功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实现首次扩员,并与东盟和东南亚国家达成与该联盟合作的相关协议。在2016年英国波特兰公关公司编制的“软实力”排行榜中,俄罗斯在“全球事务参与度”的排名已位居第八位,俄罗斯被认为具有“超强的外交”力和能够在“解决全球安全问题而开展的对话”中发挥主导作用。[73]
(三)维系战略稳定的关键因素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常对美国等西方霸权主义和干预行径说“不”,成为世界多极化中举足轻重的“一极”和牵制美国和北约推行全球干预政策的重要制衡力量,也是维系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关键“变量”。用俄罗斯精英的话讲,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人们还戏言“俄罗斯是由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统治的国家”,那么,今天任何一个俄罗斯人(或者外国人)都清楚,“莫斯科可以在任何一个国际或内政问题上不同意华盛顿或者任何一个国家首都的意见而坚持己见,且不会招致任何不良后果。如今,世界上能有这种过分之举的大国为数不多”。[74]而普京执政的这些年,也正是俄罗斯作为有自身独立立场的强国崛起的时期。2008年,俄罗斯对萨卡什维利政府武力收复南奥塞梯举动的果断军事干预,大大动摇了美国一超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格局。2014年,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出其不意地兼并克里米亚更是极大地冲击了西方主导的冷战后国际秩序。事实证明,虽然俄罗斯的这些干预行动与苏联时期经常采取的大规模行动有着天壤之别,但客观事实是,俄罗斯已能够重新阻止任何其他大国的一些行动。为了自身利益,俄罗斯必要时可以向周边乃至更远的地区有效投射兵力。2015年,俄罗斯史上首次直接武装干预中东地区事务,派出数十架飞机进入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IS)和其他反巴沙尔政权的武装组织,彻底打破了其只在前苏疆域内投射兵力的原则,进一步动摇了冷战结束后只有美国才拥有的在全球使用武力的地位。俄罗斯干预叙利亚事务的目的在于“力图学会有效利用自己在全球的军事力量,以实现其成为一个与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强国的诉求”,即“普京寻求巩固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旨在结束这场战争、推进外交进程的主要倡议者及作为随后政治解决的保证人角色……”。在经历25年的军力孱弱不堪后,俄罗斯军队重新成为欧亚大陆一支不容小觑的军事力量,而且,也具备了阻止任何其他大国或集团独揽国际和地区事务大权的能力。[75]用俄罗斯外交官的话说,如今,俄罗斯已完成恢复昔日“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进程”,成为与美国和中国并驾齐驱的三个力量中心,并“在全球玩家中鹤立鸡群”。[76]
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其享有的对应国际地位和影响相匹配。强大的综合国力是赢得重要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首要条件,即一个国家拥有什么样的国际地位取决于自身综合国力的强大与否,与其在国际关系中所处位置及在与各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和作用中形成的整体国际影响力相关,也体现着一个国家融入世界进程和参与全球治理的程度。
然而,就脱胎于苏联的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来说,却不能简单地用综合国力的各项指标来确定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尽管俄罗斯仍处在“乍兴还弱”的复兴阶段,综合国力各项指标并未全部达到世界性强国的标准,经济金融基础薄弱,科技创新不足,参与全球治理的深度和国际传播力及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均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政治力和军力也算不上绝对强大,可是从衡量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标——重工业、航空航天以及核技术领域等来看,俄罗斯却始终位居世界前列。何况,就政治力和军力而言,俄罗斯一直是与美国势均力敌的战略对手,尤其是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舞台屡有建树,重新成为可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世界性大国。2018年3月,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议长彼得·托尔斯泰郑重宣布:普京总统向联邦会议(议会)成员发表的国情咨文,“标志着全球政治新时代的开始,俄罗斯正重返世界强国之列”。[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