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深化各领域合作趋势不可逆转

四、中俄深化各领域合作趋势不可逆转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将下降至400亿美元左右,截至前9个月,双边贸易额仅为280.4亿美元,同比下降34.9%。中国对俄罗斯出口额为120.1亿美元,同比下降48.9%。俄罗斯对华出口额为160.3亿美元,同比下降17.9%。两国贸易结构过于单一问题依然存在,俄罗斯对华出口的原材料和低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较大,其一半以上为原料品贸易(56.4%),机械、设备和运输设施仅为4.4%;两国在加大某些领域的合作力度和深度以及环节上的期望值还不十分吻合,俄方想尽早改变单一向中国出口原料的合作模式,中方则希望俄罗斯能成为中国包括能源在内的各类矿产资源的稳定供应国。俄罗斯企业希望两国在石油产业链的下游扩大合作,中国企业则力争推进双方在上游环节的密切合作。

尽管两国关系发展进程和深化各领域合作中还存在着上述问题,但所有这些还都只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问题,是中俄高水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主旋律”中的支流和插曲,中俄双方深化合作的需求和意愿依然十分强劲。两国关系中的政治色彩正逐渐淡化,务实成分和互利共赢的理念在日益增多。中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大势所趋,难以逆转。普京总理指出,“我们拥有继续建设性协作解决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尖锐问题,包括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必需的一切条件”。[46]中俄之间“空前程度的相互理解让我们能够成功解决所有问题”。[47]梅德韦杰夫总统也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俄罗斯与中国等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在有些方面存在相互竞争,但俄中仍然是战略协作伙伴,这是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和所有领域合作关系的出发点”。“俄中愿意深化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关系。我们在这方面拥有一切条件,包括政治意愿、国家领导人的信任关系、牢固的法律条约基础、人民相互好感、文化和经济的互补、对国际重大问题立场一致、务实合作和关顾对方利益的睦邻精神。”[48]

中俄毗邻而居,命运紧密相连,和则两利,不和则两伤。两国和睦相处,加强合作不取决于愿意还是不愿意。因为,两国除了难以割舍的深厚传统友谊,彼此还处于相似的战略环境,持有趋同的国际政治理念、拥有得天独厚的客观互补合作条件。深化中俄各领域合作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它既是两国政府高层的共识,也得到两国广大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中俄各领域合作已全面启动,两国关系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又一次的重要发展机遇。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所起伏,但中俄深化各领域合作的趋势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