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上合组织的经济条件

二、凝聚上合组织的经济条件

上合组织成员国具有客观的经贸互利合作条件,“古丝绸之路”早就将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上合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不断上升,成员国更是将其视为发展本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合作平台。

(一)较早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合作发展规划

上合组织成立不久即制定和签署了《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备忘录》,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的议定书》。2003年成员国还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等文件,其中包括对区域内现有能源设施和管网的利用和现代化改造以及合作勘探开发新油气田、联合研发核原料、共建水电设施等协议,强调加强成员国在上合框架内包括能源合作的经贸合作重要性。2006年成员国元首批准《银联体成员关于支持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动纲要》。2009年成员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加强多边经济合作、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倡议》。10多年来,上合组织签署和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合作文件有力地促进了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发展。

(二)成员国都有加强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

中国有发展同俄罗斯及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上合组织不仅能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前景远大市场,也是中国向西开放市场、通向欧洲的重要通道和对外拓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俄罗斯也有搭乘“中国快车”拉动本国经济的强烈意愿。2009年,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境合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俄罗斯需要吸引中国资金进入俄罗斯石化、煤炭开采、码头联运、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电站建设等项目,强调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在落实开发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规划上应该与中国振兴东北计划协调一致。2010年6月,梅德韦杰夫总统继续强调,“经济合作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上合组织成员国的欢迎”。[62]

中亚成员国借上合平台“近水楼台先得月”,扩大对华贸易的愿望更加迫切。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早就表示,上合组织除了反恐合作,“还应重点关注经贸合作。上合组织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可限量”。哈方“愿意积极参与上合组织的经济项目,包括在互利基础上对这些项目进行投资”。[63]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认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进一步深化多边经贸合作”。[64]时任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的巴基耶夫则强调,深化成员国间的经贸合作应成为提高上合组织国际威望的重要物质基础。[65]新上台的阿坦巴耶夫总统2012年在北京上合组织元首峰会前表示,“吉尔吉斯斯坦支持(上合组织)推行经济一体化,因为我们无力独立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这一全球性问题”。[66]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还是在2006年上合元首峰会时就表示,塔吉克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为本国的发展和多边合作开辟了崭新和广阔道路,这首先是指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也离不开大力发展经济合作”。为加快经贸领域合作、“消除本组织部分成员国中的贫困现象,我们应该制定和实施帮助这些国家逐步实现共同发展的特别规划,并尽快取得具体成果”。[67]

(三)得天独厚的经贸合作互补优势

首先,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一个天然的能源“供消集合体”。俄罗斯及中亚里海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中国与其毗邻,客观上有相互合作的便捷地理优势。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出于地缘政治考量,俄罗斯及中亚都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安全的能源和原料来源地之一。俄罗斯和中亚成员国出于优化能源出口战略考虑,中国也是其推进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和吸引外资的最佳对象国之一,特别是俄罗斯发展对华能源合作也是其难以割舍的战略选择。中国是个庞大而稳定的能源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达到4.5亿吨,自产只有2.2亿吨,还有一半以上的石油需要进口,其稳定能源消费需求,无疑是俄罗斯摆脱对欧能源单一供应依赖和中亚成员国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的最佳选择。通过对华能源供应,有利于俄罗斯推进其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开发战略的实施,降低油气出口过境国家过多和供应渠道过于单一的风险,以及迫切解决的资金短缺问题。而且,哈中石油管道建成后,还可以输送俄罗斯对华出售的石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公司还是在中哈原油管道尚处论证期间就已对其表现出极大兴趣。中哈石油管道已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能源管网合作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对中亚国家来说,发展对华能源合作不仅可使其抢占中国市场更多份额,也有利于其推进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提高自身影响力。

其次,成员国具有客观的资源互补优势。2004年中国向俄罗斯贷款60亿美元,促成了俄罗斯石油公司收购尤甘斯克石油公司资产,确立了其在国内石油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中国也在2010年底前从俄罗斯得到了4904万吨原油。2008年,在金融危机爆发、美欧大公司纷纷撤资,俄罗斯能源企业又面临困境之时,中国再次向俄方提供250亿美元贷款,解决了其企业偿还外债的燃眉之急,俄方也将在2011—2030年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以满足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此外,中方自2006年起先后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向成员国提供了包括9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的总计121亿美元贷款,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支持成员国的包括杜尚别—恰奈克(塔乌)公路项目、220千伏输电项目和550千伏南北高压输电线等大型经济建设项目。中国还应哈萨克斯坦请求,向其提供了100亿美元贷款应对危机,哈方也进一步扩大了对华能源出口。2012年6月,中国在上合元首峰会上再次打出100亿美元巨额贷款承诺,帮助成员国发展经济。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充裕,对外投资能力增强,成为后金融危机全球十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之一,到202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新增1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为此,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对发展对华经贸合作的热情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