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续扩的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组织的解散,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与安全形势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冷战结束了。北约作为冷战时期抵御苏联和华约入侵的军事组织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存在,一直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1998年2月25日,五角大楼正式宣布,“南斯拉夫”和原苏联高加索国家ГУАМ(格鲁吉亚、乌克兰、阿塞拜疆、摩尔多瓦),其中还有白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属于美国武装力量欧洲指挥部责任区。中亚5国归入中心指挥部责任区。至此,美国武装力量欧洲指挥部的责任区已覆盖世界89个国家。由此可见,虽然冷战在形式上早已结束,但美国对俄罗斯的防范、遏制政策并没有根本改变。美国的战略就是要把东欧国家乃至欧洲以外地区长期划入西方的地缘政治范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坚持北约的存在并积极推进东扩,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原苏联根基,从根本上铲除俄重新崛起的传统势力,其决心是不可动摇的。2001年上半年,美国总统布什在访欧途中再次强调,北约“将向欧洲所有民主国家扩大”,所有准备接受北约成员国义务的欧洲国家都有资格成为北约成员国,并宣称,在2002年11月布拉格北约峰会期间,“美国准备公布有关北约扩大的最重要的历史性决定”。与此同时,北约加紧了与申请加入北约国家和俄周边国家的联合军事演习。仅2001年5—7月,北约就先后在阿尔巴尼亚、波兰、格鲁吉亚和乌克兰举行了多次“和平伙伴国”联合军事演习。有分析家认为,这是北约借“和平伙伴关系”之名,在首轮东扩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曾被俄划为“红线”的原苏联地区推进续扩的前奏。2001年7月2日,10个申请加入北约的国家(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罗马尼亚、马其顿)外长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会晤后声明,要求北约坚持所谓“扩大稳定地区和欧洲一体化安全原则”,“不必考虑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吸收准备加入北约的国家。这已在暗示,北约不必考虑俄罗斯反对,可以将北约扩大到波罗的海三国。
需要指出的是,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实质就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9·11”事件后,俄罗斯在助美反恐行动中的友好姿态极大地改善了俄美关系,进而带动了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北约同意成立新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并原则上确定了俄在北约中的部分“决策权”。但是,由于“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布什仍不断宣称要继续坚持北约续扩,所以,俄与西方关系的改善不会影响北约续扩进程。相反,由于俄反对北约续扩的立场趋于软化,北约续扩的范围有可能增大。
普京执政后,加大了富民强国、重振大国风范的步伐。由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内外政策,在极大地改善俄外部环境同时,实现了国内政局的空前稳定,经济稳步增长。在继2000年经济看好基础上,2001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工业生产增长5.2%,农业生产增长6%。对外贸易额高达76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9.2%。国家外汇储备达到366亿美元,居民收入比2000年增长6%。由于经济状况好转,俄罗斯多年拖欠的职工工资和养老金已全部补发到位。此时此刻,北约续扩的阵阵鼓声是否会对俄罗斯得来不易的内外大好形势产生影响以及俄罗斯将如何应对,自然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