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机遇大于挑战

三、深化合作机遇大于挑战

中国与中亚国家毗邻而居,历史交往源远流长,无论国际形势发生任何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多么严重,都难以割断彼此间的传统友谊和纽带。然而,随着近年来大国逐鹿中亚、各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中亚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变得愈加严峻和复杂,中亚国家的对外选择更加多元化,这使中国与中亚睦邻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合作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一是来自美国的压力开始增大。随着中国外交在中亚的不断进取和能源合作的重大进展,美国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快速发展和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不安”,离间和分化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美国高官不断以欲借中亚之力恢复阿富汗局势稳定为由,频频造访中亚国家。对中亚个别国家在美军驻留问题上的“不敬”,也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在该地区日渐衰落的影响。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贯通,使美国一些政要惊慌失措,美国外交关系委员随即就“中国强行向中亚推行地缘政治”议题专门召开一场罕见的听证会。美国能源事务特使理查德·莫宁斯塔在会上惊呼,过去“美国专家通常把注意力聚焦在俄罗斯身上,甚至认为,中国是美国孤立俄罗斯的一个潜在盟友”。而今,“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且分量重”,“我们在这些国家很难与其竞争”,“美国需要制定同中国竞争能源的战略”。美国副助理国务卿乔治·克洛尔也表示,“由于中亚地区处在美国关键的安全、经济和政治利益支点上,本届政府不会再把中亚看成是一潭被遗忘的死水”。“近来年美国将会在中亚加大施力,以抗衡中国的影响。”美国已“开始真正把中国视为美国在中亚的能源对手”,而且“不会在没有受到挑战的情况下轻易放行”。[70]

二是俄罗斯的担心和忧虑加剧。俄罗斯对中国与中亚的经贸特别是能源合作一直心存疑虑。随着中国与中亚国家在上述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俄罗斯的担忧也在日益加剧。“中国控制了哈萨克斯坦21%的开采石油,已是其战略伙伴俄罗斯的2.5倍。”而“哈中天然气管道(输送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的启用将严重削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地位,并实际上剥夺了它的垄断地位”。[71]哈萨克斯坦将曼吉斯套石油天然气公司(MMG)49%的股份转让给中国,而这正是俄罗斯孜孜以求的。在俄罗斯精英层眼里,“显然,中国希望先扩大经济影响力,然后是政治影响力”。“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发展未来,可能导致地方经营者改变政治和安全取向,从俄罗斯转向中国。”而且,一些情况已在发生,“塔吉克斯坦政府将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有吸引力的经济伙伴,当局对此毫不掩饰”。俄罗斯专家认为,“从经济层面看,与塔吉克斯坦的合作项目对中国没有益处,但政治上有好处。实质上,中国是在购买政治影响力”。[72]所以,在他们看来,“俄罗斯在中亚已经遭到战略上的失败。首先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出口渠道已并非莫斯科莫属。俄罗斯从此失去了对其天然气的垄断地位”。“中国成了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把中亚国家置于自己的经济影响力之下。”[73]

尽管中国与中亚国家密切关系、加强各领域的合作面临来自美国的遏制和干扰,俄罗斯的忧虑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中亚国家社会和民众心理深处对中国的某些偏见短期内难以彻底清除,但中国与中亚国家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彼此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需求,是大势所趋,符合中国和中亚各国的根本利益,也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中国与中亚各国彼此互利合作前景依然广阔。

(一)稳定的中亚局势为开展互利合作提供重要保障。经过多年动荡,中亚疾风暴雨式的“颜色革命”风潮已去,反对派人气缺失,无力再向当局发起强力攻势,社会局势趋于稳定。多数国家总统垂直领导力度不断增强:哈萨克斯坦总统威望如日中天,反对派望尘莫及;乌兹别克斯坦强势总统地位无人可比,议会选举毫无悬念;塔吉克斯坦总统地位坚如磐石,民众声望不断上升;土库曼斯坦总统励精图治,地位早已确立。领导人坚持对华友好方针,控局能力提高,社会政局趋于稳定,为持续发展对华关系提供重要保障。

(二)中亚国家大国平衡政策为中国与其深入合作提供先决条件。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觊觎中亚地缘战略利益已久,试图控制中亚;俄罗斯也以独联体和欧亚经济共同体及俄、白、哈关税同盟为依托,加紧维系和巩固有利于自己的昔日经济联系和“能源产业链”。但中亚国家奉行大国平衡外交方针,推行多元化的对外经济合作战略,给中国保持和发展与中亚各国传统联系和经贸往来提供了先决条件。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国在保持与俄罗斯传统经贸和能源合作、拓展对欧美能源合作的同时,仍然积极发展对华经济和能源合作。近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在对外经贸合作中,也都将对华合作放在首选之一。

(三)金融危机使中亚国家对华防范心态大为减弱。中亚国家对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存有矛盾心态,既有扩大同中国合作的需求,也有担心成为中国经济附庸的忧虑。金融危机使中亚国家对外经济合作受到巨大冲击,拓展海外市场、扩大传统产品出口创汇成为中亚各国当务之急,进而各方对外资进入其战略资源领域投资的政策也相对放宽,对华戒心大大减弱。哈萨克斯坦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即宣布,其国内所有大型项目都对华开放,并愿在能源等资源领域继续扩大对华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国同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突飞猛进,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合作也捷报频传。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表示,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有效措施,为化解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困难、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世界发生复杂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乌方愿加强同中国各领域的合作。[74]“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对本国成为原材料供应国都没有异议。”[75]哈萨克斯坦议会上院议长托卡耶夫也表示:“我们不能无视中国,我们拥有1700公里的共同边界。中国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并很快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如我国总统所说,不必感到无畏的恐惧,并传播‘中国威胁论’。”[76]

(四)中国睦邻周边政策加速中国与中亚国家不断走近。中亚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发生重大改变,“中国模式”受到青睐,各国欲借中国经济快车拉动本国经济加速发展愿望更趋强烈。中国“与邻为善、与邻为伴”,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及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赢得中亚国家的广泛认同和赞誉,开始接受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及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的事实。中国坚持互利共赢、不寻求特权和霸权的和平外交方针,在促进中亚地区长久和平与稳定的同时,也给区域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深得中亚国家的好评和信赖,在当今大国在中亚博弈愈演愈烈背景下,中亚国家发展同中国的紧密关系愿望不但没有被削弱,反倒大为增强。也正如俄罗斯专家所言,“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能够不断深入,主要成功在于中国的睦邻政策与和谐理念”。

(五)中国与中亚国家各领域合作互补优势依然强劲。中国反对集团式思维,主张构建和谐、民主和公正的国际社会秩序,这与中亚国家奉行大国平衡、多元外交政策相呼应;中国经济提前企稳回升,为中亚国家抢占中国市场、扩大出口提供机遇;中国系全球最大、最稳定的能源战略买家,地理位置优越,是中亚国家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的最佳路线;中亚国家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短期内难以完全摆脱以原材料出口为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渐进过程,而稳定的中国市场和先进的制造业工艺可以帮助其获得现代化工业技术。中国为可持续发展同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也为中亚国家实现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创造了条件。

而且,“借助北京的帮助,阿斯塔纳能够保障本国南部地区的天然气供应,而目前这些地区只能从乌兹别克斯坦购气。同时,它还能改造和兴建炼油厂”。[77]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和运营,改善了中国能源供给状况,也带动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三国和周边国家的相关产业链发展,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中—吉—乌铁路和公路网络的建立,更会使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受益。在密切中国与中亚、中东和欧洲经贸联系同时,也为中亚国家与东亚地区的经贸联系打开更加便捷的通道。也正因为如此,“中亚国家不但以热情的姿态面对中国,且很享受中国对它们的所有关注”。尤其是在西方经济尚未走出低谷,“俄罗斯对塔吉克斯坦投资令人失望的情况下,中国实际上是唯一一个能够投资塔吉克斯坦经济并在那里做大型项目的国家”。[78]

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发展的事实表明,业已形成的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和人文等联系十分紧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中国与中亚地区的铁路和公路网络的建立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贯通,愈加使“中国成为中亚安全的‘利益攸关方’”。中国与中亚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会有更大发展,各领域合作蓄势待发、前景广阔。

【注释】

[1]该文载在《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3期,第62—63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02年第4期收录转载。

[2]该文载在《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19期,第60—61页。

[3]该文载在《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第47—50页。

[4]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5]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6]《世界知识年鉴》(1994/9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 450页。

[7]《世界知识年鉴》(1996/97),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页。

[8]《为了自身的安宁,俄罗斯必须让邻国搞民主政治》,载俄罗斯《消息报》2001年9月10日。

[9]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10]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11]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12]《俄白努力建设联盟国家》,人民网,2001年6月24日,http://www.people.com.cn/GB/guoji/22/84/2001 0624/495841.html。

[13]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14]《为了自身的安宁,俄罗斯必须让邻国搞民主政治》,载俄罗斯《消息报》2001年9月10日。

[15]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16]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17]《合为一还是各留主权难定 俄白“联盟国家”难产》,新浪网,2002年8月15日,http://news.sina.com.cn/w/2002–08–15/1836674274.html。

[18]《俄白联盟面临抉择》,载《人民日报》2002年8月17日。

[19]Союз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на 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Г.30 мая 2001 г.

[20]《合为一还是各留主权难定 俄白“联盟国家”难产》,新浪网,2002年8月15日,http://news.sina.com.cn/w/2002–08–15/1836674274.html。

[21]Лукашинко играет в свою игру//Труд. 11 сентября 2002 г.стр.2.

[22]《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重申反对建立俄白统一国家》,胶东在线,2002年8月22日,http://www.jiaodong.net/2002/8/26136.htm。

[23]Долинский Юрий.Минские гримасы//Труд из номера 173 за 27 Сентября 2002 г.стр.1-2.

[24]Долинский Юрий.Минские гримасы//Труд из номера 173 за 27 Сентября 2002 г.стр.1-2.

[25]Кому неймется загубить союз-Интервью с А. Лукашенко//Советская Россия.2002 № 103 стр.1.от 9 сентября 2002 г.

[26]Освобождение Минска от Немцова//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24 октября 2002 г.

[27]Дмитрий Бутрин."Газпром" урезал Белоруссию-в потреблении 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Газета"Коммерсантъ"№ 201 от 04.11.2002, стр.13.

[28]Валерий Ковалев."Черный пиар" в действии-Запад все активнее вмешивается в предвыборную кампанию в Белоруссии//Красная звезда.28 Августа 2001 года.

[29]Татьяна Рублева, Игорь Плугатарёв.Лукашенко объявлен "последним диктатором Европы"//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5.11.2002.

[30]该文载在《国际问题研究》(京)2002年第6期, 第12—16页,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国际政治》2003年第2期收录转载。

[31]《俄罗斯正在建立“势力”圈》,载《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6月2日。

[32]德新社基辅2002年3月29日电。

[33]Леонид Кравчук,Похороны Империи//газета«Зеркало недели» Украина №32, 22 августа 2001 года.

[34]《世界知识年鉴》(2000/2001),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773页。

[35]《普京基辅谈俄乌关系》,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2001年8月24日电。

[36]《基辅为何转向莫斯科 》,载法国《人道报》2001年6月23—24日。

[37]《基辅为何转向莫斯科 》,载法国《人道报》2001年6月23—24日。

[38]《基辅为何转向莫斯科》,载法国《人道报》2001年6月23—24日。

[39]《基辅为何转向莫斯科》,载法国《人道报》2001年6月23—24日。

[40]《俄罗斯正在建立“势力”圈》,载《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6月2 日。

[41]Виктор Тимошенко. Анатолий Кинах:"У нас нет права заниматься победными рапортами"//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1.11.2001.

[42]《北约的新成员》,载英国《简氏情报文摘》2002年3月1日。

[43]《乌克兰宣布将开始加入北约的进程》,人民网,2002年5月24日,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61/20020524/736149.html。

[44]美联社莫斯科2002年5月24日电。

[45]Виктор Тимошенко. Анатолий Кинах:"У нас нет права заниматься победными рапортами"//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21.11.2001.

[46]该文载在《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第2期,第68—78页。

[47]路透社基辅2014年2月22日电。

[48]法新社基辅2014年2月22日电。

[49]《随着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面临金融危机》,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50]参见英国《阿拉伯圣城报》2014年2月21日。

[51]《随着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面临金融危机》,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52]Fridа Ghitis, "'Nеw' Russiа in Sосhi:Sаmе оld Russiа in Ukrаinе," CNN, February 20, 2014.

[53]Госдеп США:Керри и Лавров согласны, что кризис на Украине должен быть урегулирован мирно//ИТАР-ТАСС.Вашингтон, 23 февраля 2014 года.

[54]法新社华盛顿2014年2月22日电。

[55]《乌克兰的经济命脉依然在俄罗斯手中》,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2014年2月24日电。

[56]Путин:На Украине есть только один легитимный президент-Янукович//РБК.4 марта 2014 года.

[57]Керри:США не хотят возвращения к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е из-за ситуации вокруг Украины//ИТАР-ТАСС.Вашингтон,2 марта 2014 года.

[58]Керри:США не хотят возвращения к холодной войне из-за ситуации вокруг Украины//ИТАР-ТАСС.Вашингтон,2 марта 2014 года.

[59]Аршак Карапетян.Путин о "Большой восьмерке":Россия будет готова принять лидеров G8 в Сочи,если не хотят приезжать-не надо//Вечерняя Москва.4 марта 2014 года.

[60]Ситуация в Крыму. Хроника событий. 6 марта//ТАСС.7 марта 2014 года.

[61]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2014年2月21日。

[62]德国《世界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63]《随着乌克兰局势失控,俄罗斯面临金融危机》,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14年2月20日。

[64]«В понимании ЕС и США"свободный" выбор за украинцев уже сделан»-Глава МИД РФ Сергей Лавров о ситуации на Украине и отношениях между Москвой и ЕС//Газета"Коммерсантъ"от 13.02.2014.

[65]该文载在《瞭望》新闻周刊 2010年第16期。

[66]该文载在《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8期,第23—34页。

[67]《2009年1至8月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增长3.5%》,新浪网,2009年9月15日,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915/11256750168.shtml。

[68]Виктория Панфилова.Туркмения соединилась с Китаем//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0.12.2009.

[69]Виктория Панфилова.Туркмения соединилась с Китаем//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0.12.2009.

[70]M. K. 巴德哈库马:《中国调整对中亚的接触》,载《亚洲时报》2009年12月24日。

[71]Дарья Асламова. Китай начнет поглощать бывший СССР с Казахстана.//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17 ноября 2009 года.

[72]Китай укрепляет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влияние в Таджикистане при помощи инвестиций//RusСаblе,Ru.8 июня 2009.

[73]Виктория Панфилова.Туркмения соединилась с Китаем//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0.12.2009.

[74]《杨洁篪谈胡锦涛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国经济网,2009年12月15日,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912/15/t20091215_20614117.shtml。

[75]Аждар Куртов. Победа без столкновения//Россия в г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 4,2008 г.

[76]Дарья Асламова. Китай начнет поглощать бывший СССР с Казахстана.//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17 ноября 2009 года.

[77]Виктория Панфилова.Нефтяной взнос//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15.04.2009.

[78]Китай укрепляет политическое влияние в Таджикистане при помощи инвестиций//RusСаblе, Ru.8 июня 2009 год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