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与安全合作更加深入

二、军事与安全合作更加深入

中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深入发展,两军关系持续高位运行,军事互动与军技交流更趋紧密。

(一)共同举行反导形势吹风会。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和联大第一委员会会议期间等多边场合,中俄两军就全球和地区反导形势先后联合举行3次吹风会,重申有关国家以牺牲他国安全为代价、谋求自身绝对安全来发展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必然恶化国际安全环境,严重威胁国际太空活动安全、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引发对抗甚至军备竞赛。双方还向联大提交了两国不首先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决议草案,呼吁所有国家支持这一倡议。

(二)俄方履行对华军售合同。俄已向中方交付第三批5架苏–35S战机,中方飞行员前往莫斯科接受驾驶此类飞机培训。2018年,俄将向中方交付余下的飞机和地面设施及备用发动机等设备。本应2016年底向中方交付的首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已于2017年12月向中国起运。俄新社报道称,中俄同在一片天空下,双方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两国战机和反导系统的合力来抵御各种当代威胁;俄中不打算建立基于相互义务的传统军事联盟,但共同防卫空间比形式上的联盟更重要。

(三)加强网络安全合作。中俄立法机构在制定网络空间普遍行为规则方面积极开展合作,携手应对来自网络空间的威胁。两国共同声明,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呼吁国际社会摒弃双重标准,以形成政治合力,标本兼治,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双方表示,要进一步深化两国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合作,防止恐怖分子利用相关技术对各自的网络进行攻击,共同探讨国际社会在该领域开展合作的形式及具体措施,制定打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恐怖主义的公约,为各国开展多边执法合作提供依据。

(四)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在《2017—2020年中俄军事领域合作发展“路线图”》框架下,两国海军在毗邻俄罗斯的波罗的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举行两个阶段的“海上联合—2017”军演。这次军演开创了多个“首次”:两国海军首次在波罗的海水域举行军演;中方首次将海军作战力量投送至波罗的海并首次将最新型战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投入两军演习;俄方首次邀中国海军进入波罗的海和鄂霍次克海联合演习并与中方演练对“失事”潜艇救援,这也是俄方首次与外军演练此类科目,突显两军高度互信水平和深厚友谊。通过联合军演,进一步提高了两军战舰联合行动的组织和协调水平,并彰显了两国海军携手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决心。12月,中俄两军在北京举行“空天安全—2017”第二次首长司令部联合反导计算机演习,大大提升了双方在联合反导方面的能力。中国武警部队与俄国民卫队在银川某训练基地完成“合作—2017”联合反恐演训,极大地增强了两支部队在本地区突发恐怖主义威胁时的联合应对和作战能力,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反恐战法和实战经验、增进友谊和深化合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