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作组织政治安全合作的发展
自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该组织即把维护成员国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政治安全合作也成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各成员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密切磋商和协调,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和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和巩固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实现了从解决传统安全威胁为主到着力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转变。
(一)维护联合国权威
2001年6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将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自此,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历次峰会都强调要在联合国和安理会的核心协调作用下建立应对新威胁和挑战的全球体系,包括建立早期预报、防止可能的威胁并对其做出坚决一致反应的有关多边协作机制。要维护和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支持联合国进行合理、必要的改革,但是,应以国际社会最广泛的协商一致为基础,不应为改革设立时限及强行推动表决尚有重大分歧的方案。坚决支持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所做的努力;重申联合国在推动落实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核心作用。在各成员国签署的被称为纲领性的基础性法律文件《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和《上海合作组织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都明确规定要恪守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提高联合国作用,表明了成员国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二)反对强权政治
2002年6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提出,成员国本着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之义务,确认所有人权的普遍性、不可分割性、相互依存性和相互关联性。反对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和以人权为由干涉他国内政。此后,上海合作组织在有关文件中重申,各成员国始终认为反恐斗争应以国际法准则和原则为基础,不应将反恐与反对某个特定的宗教、国家和民族相提并论。针对西方在欧亚地区连续策动的“颜色革命”和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浪潮蔓延,上海合作组织不失时机地发表声明,呼吁有关各方严格遵守国际法准则,尊重有关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恪守不干涉内政、反对武力干预或强行推动“政权更迭”。2006年6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宣言》再次阐明了上海合作组织对外部势力干涉的基本立场,强调应尊重各国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民族利益的权利,尊重各国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制定内外政策权利。历史形成的文化传统、政治社会体制、价值观和发展道路的差异不应用于干涉他国内政的借口。社会发展的具体模式不能成为“输出品”。
(三)捍卫成员国利益
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首次会晤即强调,哈萨克斯坦推动召开的“亚洲协作和信任措施会议”有助于加强地区安全,促进亚洲国家互信,发展多边合作;重申反导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基石和裁军进程发展的重要条件;反对少数国家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支持中亚国家在本地区建立“无核区”的倡议;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允许外部势力对解决台湾问题加以干涉。支持中方关于反对任何国家企图以任何形式将台湾纳入战区导弹防御计划的立场。2005年7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指出,鉴于阿富汗反恐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告一段落,反恐联盟有关各方有必要确定临时使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上述基础设施及在这些国家驻军的最后期限。2006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宣言》强调,中亚国家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理解,支持中亚国家政府维护安全与稳定、保持社会经济发展及不断改善人民所做出的努力。2008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元首杜尚别宣言》强调,成员国对围绕南奥塞梯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深表担忧,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现有问题,致力于劝和促谈。欢迎在莫斯科就解决南奥塞梯冲突通过的六点原则,支持俄罗斯在促进该地区和平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上海合作组织第一时间发表声明,对恐怖组织及恐怖分子制造的中国新疆“7·5”事件和昆明火车站恐袭、俄罗斯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和伏尔加格勒接连发生的恐袭,以及巴基斯坦白沙瓦的恐袭事件等暴行予以严厉谴责,支持和声援受害成员国政府为维护国内治安稳定依法采取的平暴措施。扩员后,上海合作组织继续支持中亚国家为加强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合做所做的努力,认为《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尽快对所有签署国生效将为维护地区安全、巩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做出重要贡献;欢迎乌兹别克斯坦在联合国大会第72次会议上提出关于通过《教育与宗教包容》联大特别决议的倡议;欢迎在阿斯塔纳举行的首次中亚国家元首峰会成果;注意到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竞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愿望;高度评价塔吉克斯坦倡议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18—2028年“水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行动十年的第71/222号决议,支持其为推动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旨在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任务中期综述的决议草案所做的努力;重申应在尽早全面执行2015年2月12日明斯克协议基础上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中重申支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43]
(四)深化政治安全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当天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指出,各成员国将加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行动,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相互支持和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和巩固本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翌年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之一即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彰显了成员国将加强内涵更为丰富的政治安全合作色彩。
2003年5月,六国元首在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提出,上海合作组织要全面发展成员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在外交、国防、执法、紧急救灾、对外经济、交通和文化等领域开展全面和高效务实合作。2004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合作打击非法贩运麻醉药品、精神药物及其前体的协议》,将政治安全合作拓展至遏制地区毒品犯罪、切断恐怖活动资金来源渠道方面。2007年8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保障国际信息安全行动计划》。10月,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扩大会议上提出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紧急救灾中心倡议,并建议定期举行成员国紧急救灾部门的联合演习。普京还呼吁立即就移民问题展开合作,称既要着眼于建立有效的反非法移民机制,又要为合法移民创造良好的条件。2009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签署并批准酝酿和筹备已久的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关于应对威胁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事态的政治外交措施及机制条例》及《保障国际信息安全政府间合作协定》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政治安全合作体系,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成员国共同打击“三股势力”和跨国犯罪活动的决心和信心。[44]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应该考虑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设立专门控制网络犯罪的特别机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网络安全”体系,把“电子边界”和“电子主权”等新概念纳入国际法。[45]2016年4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会议强调,应防止互联网和其他信息通信技术被用于宣传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意识形态,使社会激进,招募人员、筹措资金、教唆煽动恐怖活动及其他非建设性行为。
(五)联合反恐、缉毒和安保取得显著成效
自地区反恐机构正式启动以来,上海合作组织通过联合执法、情报交换等手段成功挫败600多起恐怖袭击事件,捣毁6个极端组织和2个恐怖活动团伙,共计歼灭400余名恐怖分子,抓获包括国际通缉的恐怖组织成员在内的2000多名非法武装分子或恐怖嫌犯。单是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所含地区被禁止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组织名单即新增34个,总数达到105个,有逾900个制造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罪行的嫌犯被通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成员国及时向中方提供和通报了有关“东突”等恐怖组织威胁中国安全的信息,并移交和引渡了玉江山–吉力力、艾尔西丁·伊斯玛依等东突恐怖分子以及涉嫌策划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的恐怖嫌犯。正是得益于地区反恐机构的有效工作,上合组织“成功防止了500余起恐怖活动的发生,保护了几千条宝贵的生命”。[46]
联合缉毒成效显著。在2008年11月至2010年8月实施的4次跨国“控制下交付”行动中,中哈两国安全部门共抓获在中国境内实施毒品犯罪活动的外籍嫌犯17人,缴获海洛因6.7千克,可卡因0.67千克。仅2011年,乌兹别克斯坦警方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即破获50余起走私毒品案件,截获毒品超过222千克。2012年3月,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安全局边防人员在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经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驶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上一次查获8公斤海洛因。近年来,中方缉毒部门累计破获走私贩毒案件千余起,仅2017年即破获制毒案件近600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多达2384吨。
17年来,成员国在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引渡罪犯、情报搜集和交换、信息共享、边境管控、口岸协查、民航安保等联合执法上的合作不断加强,建立了快捷的联合行动机制,多边执法安全合作机制更加顺畅、高效,确保了上海合作组织历次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阿拉木图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会议)、北京奥运会、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亚洲冬运会、符拉迪沃斯托克APEC会议、索契冬奥会和阿拉木图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和赛事的成功举行,实现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提出的维护和保障成员国国家和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既定目标。
(六)加强国际安全合作
2001年9月,上海合作组织第一时间对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做出反应,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会晤专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一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行为,称这一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事件使成千上万无辜的人蒙难。这一悲惨事件表明,恐怖主义无国界、无道义标准。只有各国联合努力才能消灭这股邪恶势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准备同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密切配合,采取有效措施,为根除恐怖主义带来的全球性危险而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2002年6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二次峰会发表的题为《弘扬“上海精神”促进世界和平》讲话中强调,“9·11”事件以来国际局势的变化表明,促进本地区和平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各国的安全是相互依存的,再强大的国家,离开国际合作也难以有真正的安全。2003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一致认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背景下,面对现代恐怖主义、毒品威胁及其他跨国犯罪的挑战,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世界各国应在本地区和全世界范围内就解决上述全球问题开展广泛合作,并做出自己的实际贡献。上海合作组织能够并且应该对成员国范围内及整个世界的安全和稳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上海合作组织愿积极参与建设能均衡照顾到各方利益及立场的地区安全体系,并将与所有国家及组织在这一重要领域开展建设性合作。自2004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59/48号决议给予上海合作组织联大观察员地位以来,上海合作组织先后与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联合国中亚预防性外交地区中心、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建立了联系。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还先后与经合组织、独联体执委会、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东盟秘书处等国际和区域组织及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或建立工作联系,与中亚信息协调中心签署打击非法贩卖毒品、精神药品的谅解备忘录。由于独联体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自身特点,上海合作组织与这两个组织的合作首先建立在定期举行政治磋商基础上,这有利于就迫切地区问题“对表”。[47]2014年5月,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与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秘书处签署《亚信会议与上合组织秘书处之间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反恐领域加强合作。2018年6月,出席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八国领导人一致认为,上合组织扩大国际交往和合作十分重要。各方愿扩大同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对话和交流,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
(七)积极推动阿富汗和平进程
上海合作组织重视阿富汗问题的早日解决。2001年6月,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首次会晤的各国国防部长对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表示关切,认为通过军事手段无助于冲突的解决,坚决支持联合国及中亚有关国家为解决阿富汗问题所做的努力,呼吁阿富汗各派通过和平谈判实现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2002年6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指出,中亚安全与阿富汗和平进程的前景紧密相连,成员国将加强相互合作,促进阿富汗战后的政治经济重建。2005年11月“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成立后,成员国积极参与稳定阿富汗安全形势和在其周边构筑“反毒带”行动,努力推动阿富汗经济重建,“真诚地希望帮助阿富汗政府和人民恢复和平与稳定,复兴经济,使阿富汗真正成为独立和中立的国家”。虽然“上海合作组织没有直接参与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但它却给予在阿富汗的国际联军实实在在的帮助,有时甚至是无法替代的物资运输和军事技术支持”。[48]
应驻阿富汗多国部队请求,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向其提供了本国地面设施和物资转运空域,吉尔吉斯斯坦的马纳斯机场供美军及联军所用,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为法国空军和德国联邦国防军提供基地。[49]横跨上合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运输线保障了驻阿联军52%的后勤物资补给。俄罗斯和中亚的北方运输线成为美国和北约多国部队向阿富汗运送非作战物资的主要通道。自2009年美国同俄罗斯签订空中运输协议以来,共有22.5万美国军人及1500多架军机通过俄罗斯领空进入阿富汗。为推动阿富汗的重建,上海合作组织还实施了一系列社会基础设施和人文项目。[50]中国成为阿富汗最大投资国,2007年中冶集团赢得投资总额高达30亿美元的开发艾纳克铜矿合同。2011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出资,乌兹别克斯坦承建的全长75公里,耗资1.29亿美元的海拉顿至马扎里沙里夫铁路大型项目竣工运营。乌兹别克斯坦还在与阿富汗商谈耗资112亿美元修建马扎里沙里夫至赫拉特铁路的可行性。项目完成后,3日内,即可从阿富汗经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市抵达中国。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中重申,支持阿富汗政府和人民为维护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毒品犯罪所做的努力;强调政治对话和“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包容性和解进程是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唯一出路;呼吁在联合国发挥中心协调作用下加强合作,实现该国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