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战略环境和经济压力骤然加剧

—、中俄战略环境和经济压力骤然加剧

2018年初以来,美国政府在一系列战略安全报告中和公开场合少有地集中渲染中俄对美国已构成现实威胁和战略竞争,不断加大对两国的全方位战略遏制。由前民主党和共和党高级官员组成的国防战略委员会提交的国防战略报告发出警告,鉴于俄中不断加强自身军事实力的情势,美军可能遭受无法接受的高伤亡,“或许难以赢得甚至可能输掉与中国或俄罗斯的战争”。[220]为此,特朗普政府连续在中国南海和台湾海峡制造事端、单方面对华发起贸易战并极力围攻和排挤华为公司;同时,美国又伙同盟友对俄罗斯实施全方位战略围堵,轮番对俄罗斯实施政治和经济制裁。因此,中俄战略环境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急剧上升。

(一)中俄同时面临西方战略围堵

2018年美国同时战略打压中俄的频次明显增多。美国国防部部长马蒂斯宣称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关注点不再是恐怖主义,而是大国竞争,即中俄等强国对美国构成的主要挑战[221]。美国国防部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对2010年奥巴马政府的评估报告做了修正,将俄罗斯、中国和朝鲜一并列为主要核威胁国家。为此,美国计划在未来几年将驻非洲的驻军削减约10%,以应对中俄的威胁。

1.美国加大对华战略遏制攻势。一是将中国视为战略安全威胁和挑战。美国的最新国防战略纲要(NDS)认定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指责中国用不正当经济手段恐吓邻国、使南海军事化、以重设印太区域秩序使其对己有利;妄称中国寻求印太地区霸权,试图取代美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年度报告提出警告,到2030年,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将提高到可在整个印太地区对抗美军的程度。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一再声称,从长远来看,中国可能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国家安全挑战。

二是接连在南海制造事端。美军“霍珀”号导弹驱逐舰、“卡尔文森”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和“马斯廷”号导弹驱逐舰先后擅自进入中国黄岩岛12海里内海域、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和南海有关岛礁邻近海域;“迪凯特”号导弹驱逐舰相继驶入中国南沙群岛近南薰礁和赤瓜礁海域以及中国西沙领海内航行,两架B–52H轰炸机也闯入中国南海岛礁附近飞行。2018年11月,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出席东盟峰会期间鼓噪印太地区不会容忍“帝国和侵略”行为,煽动一些国家的反华情绪。同时,美国以“作战编制”动用双航母战斗群等10艘舰只、150架战机和1万余兵力在菲律宾海高调演习,两架B–52H“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和“钱瑟勒斯维尔”号导弹巡洋舰再次擅自进入中国南海附近和西沙群岛领海航行。

三是继续支持“台独”和“藏独”势力。特朗普政府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签署旨在鼓励美台官员互访的“台湾旅行法”,并批准33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案,向“台独”分裂势力接连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美军舰还多次穿越台湾海峡。同时,特朗普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执意签署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2018年对等进入西藏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

四是公然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总统针对“中国制造2025”签署301调查行动备忘录,先期实施了总计500亿美元对华输美产品加征25%的关税行动。随后,美方又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还扬言要对另外267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美国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署替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旨在挤压中国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美国国会超党派咨询机构——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C)推波助澜,妄称丝路基金资助的亚洲、非洲、中东和欧洲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在有关地区和国家的军事存在提供借口,中国的崛起危及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

此外,特朗普政府对中方向美国制裁黑名单上的俄罗斯军工企业采购先进武器的个人和机构实施严厉制裁,授意加拿大警方无端拘捕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美国司法部还以所谓涉嫌参与一项针对美国等至少11个国家的全球网络攻击和间谍活动、窃取45家美国公司和政府机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以及美国海军敏感数据为由,对两名中方人员进行“起诉”,蓄意诬蔑抹黑中国[222]

2.欧美等西方国家轮番围攻俄罗斯。2018年3月,英国以莫斯科涉嫌俄罗斯“双面间谍”斯克里帕尔和女儿遭神经毒剂毒害事件为由,宣布驱逐多达23名俄罗斯驻英国外交官并暂停与俄罗斯的所有双边接触。美国更是借机造势,宣布一次性驱逐60名俄罗斯外交官、关闭俄罗斯驻西雅图领事馆并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严厉制裁。澳大利亚、欧盟、北约等至少27国也积极配合英美行动,先后驱逐俄罗斯外交人员151人。继2018年4月特朗普政府冻结俄罗斯政府部分高官、商业领袖及其旗下企业在美国的资产并禁止美国公民与其商业往来后,11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就乌克兰和克里米亚问题对俄罗斯3名个人和9个实体实施制裁。美国海军“麦坎贝尔”号导弹驱逐舰前所未有地闯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所在地——彼得大帝湾附近航行,公然挑战俄罗斯对该海域的主权,对俄罗斯扣留乌克兰船员和舰只施压。欧盟以此为由再次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在最后一刻取消了原定在G20峰会期间与普京总统的双边会晤。美国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安德鲁刘易斯海军中将多次暗示,美国海军还准备在北极地区实施“保证航行自由”的行动,或将导致刻赤海峡事件的重演[223]

(二)两国面临复杂的经济形势

受中美贸易战和清理国内债务等因素叠加效应拖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严峻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杠杆、降成本任务更加艰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出现逐季下滑趋势: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为近10年来最低。在欧美制裁不断升级情况下,俄罗斯经济增长阻力持续加大: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3%,二季度增长回升至1.9%,三季度又下降至1.3%。俄罗斯认为国家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的人数从上年占受访者的51%上升到61%。民调机构数据显示,超三分之一受访者表示,不能再衣食无忧生活,半数以上人感到勉强度日;五分之一的人生活捉襟见肘,没有任何盈余;中产阶级也慢慢滑向更低生活水平[224]。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俄罗斯仍面临外交风险及制裁加剧和卢布进一步贬值情况下资本外流的威胁。俄罗斯有专家分析称,俄罗斯要摆脱经济危机至少需要10—15年[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