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五年的失误与偏差

执政五年的失误与偏差

2005年3月24日,吉反对派联合发起“郁金香革命”,顷刻推翻前总统阿卡耶夫政权,由巴基耶夫与北方反对派领导人代表库洛夫组成“巴库联盟”政府。在外界看来,巴基耶夫执政以来虽励精图治,试图尽快稳定国内局势,恢复经济发展,但施政方略不断出现失误和偏差,导致反对派频繁“逼宫”,国内政局持续动荡。

第一,不能团结各方力量。2005年“三月事件”后,巴基耶夫片面吸取阿卡耶夫“一介书生”执政软弱、痛失江山的教训,极力树立强势总统形象,对反对派打压过于强硬和简单,不断引起反对派的强烈反弹。虽然基于反对派的强大攻势,巴基耶夫曾在政改和宪改等方面做过一些较大妥协,但当形势稍微转为对己有利,便又将一些权力收为己有,激起反对派的义愤。

而且,随着巴基耶夫总统控局能力的日渐增强,当初他与反对派以“君子协议”组建的“巴库联盟”也被解体,政府中的北方势力被严重削弱,埋下了重新点燃“南北争斗”的火种。巴基耶夫组建了自己的“光明道路党”,在议会90席中占据71席,获得绝对控制权,使他轻而易举地重新获得了上任时的所有权力,极大地打压了反对派的活动空间。

此外,在这5年里,吉一些持不同政见且有较大影响的社会人士和议员先后死于非命,凶手查无下落,逍遥法外。前议长杰克巴耶夫(反对派领导人)也涉嫌被执掌安全部门的巴基耶夫弟弟算计,暗中派人将毒品裹挟在其出访的行李中,蒙受被他国警方拘留的冤屈,所有这些都使吉反对派备感生存危机,不得不背水一战。

第二,没有尽快摆脱贫困。“郁金香革命”后,巴基耶夫政府疲于应对反对派接连不断的一次次攻势,忙于稳定危机四伏的政局,无暇更多关注、解决经济和民生问题,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后反危机措施有限,使民众对“革命”后新政府的期望值与巴基耶夫政府实际政绩产生巨大落差,丧失了信心和忍耐。

这些年来,吉国库连年亏空,不得不靠举债度日,外债已攀升至24.28亿美元,占GDP的50%以上。物价上涨、通胀加剧,索姆对美元贬值11.43%,失业率急剧上升。目前,在吉530万人口中仍有三分之一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出外打工,民众生活十分艰难。

第三,未能有效消除腐败。巴基耶夫执政以来,虽然也多次提出要惩治腐败,但收效甚微。由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应对反对派上,忽视甚至放任身边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贪污腐败,导致周围迅速形成了一个新的家族式裙带关系的腐败网络。尤其是巴基耶夫未能摆脱前任家族统治的窠臼,涉嫌将权力移交给自己儿子的行为,加速了民众对其不满情绪的急剧蔓延。

第四,“民主革命”成果变味。昔日吉民众奋起推翻阿卡耶夫政权出自对其家族统治的不满,希望阿卡耶夫的离去能换上一个全新、清正、廉洁的政府,不再有家族统治的色彩。然而,5年的现实却未能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答案,民众的期望与巴基耶夫的所作所为形成巨大反差。人们感到经自己“浴血奋战”推上来的政府重蹈覆辙,又重新编织了一个更大的家族网络。为此,社会民主党领袖奥通巴耶夫惊呼,“我们的革命成果丧失殆尽”。那场“革命”的领袖之一别克纳扎罗夫也称,“宪法改革导致了吉权力被篡夺,使家族统治合法化。5年前我们为民主而斗争,反对家族统治,可现任总统仍在走其前任的老路”。抚今追昔,民众也是“悔不当初”。

第五,社会管控趋紧。吉立国以来一直被誉为中亚“民主之岛”。但近年来巴基耶夫政府为了加强对反政府势力的管控,对新闻媒体也进行严格整顿。一些独立媒体程度不同地受到限制,还屏蔽了俄罗斯的网站,阻断和限制国内网民登录、获取来自俄罗斯的信息,这也引起了反对派的强烈不满。

另外,乌克兰“民主革命”暗然失色,尤先科总统施政乏力选举败北,反对派领袖之一亚努科维奇重新登上政坛顶峰,也使吉反对派和民众格外兴奋和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