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西用之争议

(二)中药西用之争议

中药西用当下仍有争议,还有中药西用疗效欠佳之说。一篇“中药西用不如辨证论治组方效果好”评说[35],其仅是依据治疗病毒性肝炎,并没有考虑证型,只是主观臆断地大量用板蓝根一类清热解毒中药,结果肝炎的症状并未见好转而出现胃肠道症状的。相反,有报道“我们在运用活体五谷虫时发现,有的患者因为五谷虫的蠕动而不能耐受,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如果将五谷虫的有效成分提取,运用分子克隆技术,大量生产可以外敷的药物,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疗效”。[3]有学者讲:“由于中药西用模式临床疗效显著,因而临床上得以广泛运用。”[7]有人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出相关文章406篇,结果没有发现与辨证论治配药组方进行对比研究的报道[36]。我们倡导多做辨证论治与中药西用治病疗效对照的研究,有利于争议的平息,科学的争议,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验证澄清。

尽管对中药西用存有争议,然而诸多科学新突破都是在不断争议中发展、成熟、壮大的。有学者提出,“中药西用”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上升的。一种理论,必须经过否定,再否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每一次否定,都是质的飞跃。几千年来的中医理论,都是以《内经》《素问》为基准,仿佛年代越早的理论越正确,这种思路应该改变,否则中医只能是停滞不前,只能对西医的新发现、新理论作“咱中医几千年前早有此说”的感叹[37]。争议本身正是新生事物发展成熟的推动力,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其良性发展。

人体可谓巨调节系统,是由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组成。具有适应环境和抗击疾病的本能,这也是所有生物为适应环境而生存的基本本能——即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

机体抗病能力不可低估。反思小伤小病不治自愈,某些大病、慢性病也有自行缓解或自愈奇迹发生,即便恐怖的癌症也可自愈。有人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38],细胞变异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因此在人体内癌细胞是有可能存在的,但在健康人机体内变异细胞数量少且分散,所以癌细胞一旦出现,机体免疫细胞就会立即予以清除,癌症就自愈了。癌症自愈相关因素:①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是癌症自愈的基本原因。②肾上腺激素具有加强全身抵抗力的作用。人的心理承受着紧张压力时,肾上腺激素的分泌会受到遏制,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时,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功能会衰退。③癌症随致癌因子的消失而消失。④精神因素:性格较开朗能增强人体免疫力。⑤机体在内外环境发生异常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肿瘤,而当这种异常转化为正常时,又会使异常的癌细胞发生“脱癌”现象。⑥癌症自愈基因。精神、心理、环境决定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正常调节运行。这也正是所有疾病不治自愈——机体巨调节系统自身调节的本能。

严格来讲,我们人类一切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都离不开机体巨调节系统的配合和参与。哪怕机体巨调节系统功能稍有低下,就会使我们的医病疗效大打折扣,若出现缺失,后果不堪设想。艾滋病患者一旦出现病原菌的感染,任何抗生素都无能为力即是证明。

然而,机体巨调节系统的抗病本能往往被我们忽视了。中药治病,既是中药富有的现代药理作用而为,同时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失衡状态而康复。至此,我们得出结论:我们对疾病发生的本质概括为攻击因素与机体防御因素平衡失调的结果。依据中药网络学研究证实,中药治病机制在体内的过程极为复杂,药效物质是网络药理学干预疾病网络的物质基础,这便是中药医病的优势所在。再从针灸、按摩、穴位埋线疗法医病的角度来看,通过不同方法刺激机体一些穴位(机体反应敏感区)达到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失衡状态疗病更显神奇。作者曾临床验证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显效[39]。所以不仅中药医病疗效毋庸质疑,其调节机体巨调节系统抗病威力更值得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