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花(金银花、银花)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含挥发油、绿原酸、木樨草苷、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丁香苷、甾醇、鞣质等。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功效。主治:温病发热、风热感冒、痈肿疔疮、瘰疬、喉痹、丹毒、热毒血痢、痔漏。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菌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结核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尤为显著。对引起龋病的变形链球菌、放射黏杆菌及引起牙周病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牙龈炎杆菌及伴放线嗜血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2,3]。
2.抗病毒、抗真菌 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B3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对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具有细胞外抑制病毒的作用[3]。
3.抗炎、解热 对一般炎症的红、肿、热、痛均有抑制作用。对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渗出性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2,3]。
4.免疫调节 有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副作用小[2,4,5]。
5.止血 具有止血作用[2]。
6.抗生育 动物实验有较好的抗早孕反应,与剂量成正相关,有终止早、中、晚期妊娠作用[3]。
7.降糖 对实验性高血糖有降低作用[3]。
8.降脂 可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动物甘油三酯[3]。
9.利胆、保肝 具有利胆保肝作用[2]。
10.抗氧化 有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的作用[3]。
11.抗肿瘤 作为抗癌性增效剂以及抗癌性疼痛的作用,在肿瘤疾病预防中具有非常大的潜能[4]。
12.抗过敏 通过降低特异性IgE而产生抗过敏作用[5]。
13.抑制血小板聚集 具有明确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5]。
【临床应用】
金银花可与多种药物配伍治疗呼吸道感染、菌痢、泌尿系疾病、各种皮肤病、小儿肺炎、腮腺炎、风疹、阑尾炎、急性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乳腺炎、急性肾盂肾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肝炎、急性肠炎、高脂血症、慢性骨髓炎、复发性口疮、肿瘤放化疗后的口干症等40种病症。经验认为,与连翘、黄芩、大青叶配伍,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类似,单用也有效[1,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不良反应】有溶血报道[4]。
参考文献
[1]熊辅信.中药现代研究荟萃.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521.
[2]孙立娟.金银花的成分及药理学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239.
[3]何晶.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天津药学,2008,20(5):74.
[4]陆锦锐,等.金银花的研究回顾.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8):112.
[5]林宏.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6):82.
[6]黄贵华,等.金银花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特色.医药前沿,2012,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