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雄黄

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族雄黄。主要为硫化二砷,尚含硅、铝、铁、镁及镍等。味辛、苦,性温,有毒。有燥湿、祛风、杀虫功效,解毒。主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螫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疟疾、惊痫、痔瘘。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菌、抗虫 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色链珠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具有抗血吸虫作用。

2.抗肿瘤 雄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成熟、分化,对肿瘤细胞具有毒杀作用[1]

3.抗白血病 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显著疗效,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凋亡[2]

4.抗哮喘 对嗜酸细胞具有促进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2]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治疗白血病、肿瘤、腋臭[2],治疗病毒性皮肤感染、银屑病、小儿腮腺炎、乳痈、尖锐湿疣。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恶性淋巴系统疾病[1]

【用量】外用:研末撒、烧烟薰或调敷。内服:依据92年新版中药典规定0.15~0.3克白[3],入丸、散。

【不良反应】久服可以中毒,砷可致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和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砷对肾脏也有损害作用,外用皮肤可以吸收[1]

参考文献

[1]刘嵘,等.雄黄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82.

[2]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276.

[3]申国祥,等.雄黄内服剂量探讨.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