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
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和原麝成熟雄体香囊分泌物的干燥品。含有大环酮类、含氮杂环类、吡啶类、多肽蛋白质、脂肪酸、酯类和甾体类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味辛,性温。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经闭、心腹暴痛、痈肿瘰疬、痹痛麻木,治疗一切虚损恶病。
【现代药理作用】
1.调节中枢神经 对中枢神经是双向影响,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中枢。具有兴奋呼吸作用[1]。
2.强心 可以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冠脉血流量[1]。
3.兴奋子宫 具有兴奋子宫作用[1]。
4.抗炎 对炎症的早、中、晚三期均有明显效果,抑制炎症性渗出[1]。
5.抗溃疡 对溃疡面的愈合有明显促进作用,可能与其抗炎、生肌、镇痛、止血的作用有关[1]。
6.抗肿瘤 可以缩小肿瘤,提高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换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1,3]。
7.雄激素样作用 含有雄甾酮,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1]。
8.抗脑缺血、缺氧损伤 给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腹注射麝香注射液后,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得到明显改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半暗区正常神经元存活比例和阳性胶质样细胞数明显增加[3]。
9.降压 通过扩张周围血管而降压[3]。
10.抗颈椎病 可以降低颈椎间盘四种炎症介质的水平,显著降低IgG的作用,升高的IgG可能是椎间盘组织自身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3]。
【临床应用】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风、血管性头痛、肺性脑病、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血管性痴呆、儿童智力不全症的治疗[3]。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痔疮,治疗扭挫伤及炎性肿痛、腰椎肥大及坐骨神经痛、慢性前列腺炎和化脓性中耳炎等。
【用量】内服:入丸、散,0.06~0.1克,不宜入煎剂。外用:吹喉、鼻、点眼、调涂或入膏药中敷贴。
参考文献
[1]孙蓉,等.麝香的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齐鲁药事,2005,24(5):296.
[2]叶启智,等.赓香的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进展.广西中医药,1990,13(3):41.
[3]周秋丽,等.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与临床.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2:1457.